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德国人生活离不开租赁(市场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5:07 环球时报

  租赁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有些陌生,而在西方国家,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在德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租赁企业。很多德国人早已习惯了租赁消费,甚至一些生活用品都租着用。

  德国有不少“租赁之家”

  在德国,许多家庭热衷于租赁这种实惠的消费方式。住在柏林的安德莱一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租赁之家”。

  在接受记者访问前,安德莱刚刚用租赁的方式“拥有”了一辆高尔夫的二手车。“汽车的产权是不是属于我,这个问题很重要吗?重要的是,我用租赁的方式比分期付款购买更加便宜。”每个月,安德莱只要支付150欧元的租赁费,比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月节省40欧元。

  她家的房子则是“租买”来的。所谓“租买”,就是指先租后买。如果租户租期较长,将拥有房子的优先购买权。只需要补交一定的房款和手续费,即能获得房子产权。安德莱说,“租买”的形式让她手上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

  安德莱家的电炉、烤箱、冰箱、洗碗机、吸油烟机、微波炉等厨房用具也是租的。安德莱说,这样能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在德国,一般的家用电器保修期为两年,但租赁可以获得5年保修期。5年内,产品维修需要支付的工本费和人工费,都由经销商来买单,而每个月的租费也很便宜。

  安德莱和大女儿苏珊喜欢流行饰物,所以她们成了一家网上租赁店铺的会员。安德莱说,只要缴纳一定会费,天天穿不同的名牌上班逛街都没问题。不过,不同的货品所定下的租赁费用也大不一样。比如,很受女儿喜欢的“潮流先锋”系列,大概每月需要20欧元会费;而自己喜欢的古奇等名牌手袋等物,会费就要升到约50欧元一个月。

  之前,她家还租赁过钢琴、海滨别墅、帆船、宠物、季节工等等。“租赁,每月至少让我们节省800欧元的开支。”安德莱说,“同时,还让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也享受到与众不同的生活。”

  制造商把租赁当作新的获益手段

  据记者了解,过去,德国绝大部分租赁业主由银行附属机构充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把租赁当作帮助销售他们产品的新手段加以利用。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德国每5位车主就有1位选择了租车。汽车租赁期一般为1年至2年。租赁期结束后,由生产厂家收回,整修后再由二手汽车商在市场上销售。宝马公司新闻官告诉记者,从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角度来说,汽车租赁业务的利润并不比直接销售低。此外,汽车租赁也是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超过70%的租车族最终都会成为公司的回头客。

  在记者采访过的一些制造厂中,不少厂商的租赁收益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泽培林设备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据该公司销售主管桂多博士介绍,泽培林公司的销售网络分布在72个城市,有170个租赁伙伴,3万套设备。租赁设备包括新设备和二手设备,租赁使用年限都在5年之内。客户大多是不愿意投资太多而希望有高效率、高生产能力的工程公司及承包商。为了吸引客户,泽培林公司还根据客户需要,帮助其计算工程费用,提供施工方案。

  租赁业是德国“常青树产业”

  “租赁业是德国的常青树产业,从小小的好莱坞影碟到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只要你想租,什么都可以租到。”德国租赁协会负责人本斯泰恩介绍说,从1962年德国第一家租赁公司成立以来到2005年底,已经有2100多家租赁公司登记注册。

  德国经济研究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德国对租赁资产的投资总额已从1976年的20亿欧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511亿欧元。去年,租赁业投资又增长8.7%,并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左右。

  在租赁业“资产类型排行榜”上,记者看到,道路交通工具占到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接下去分别是配送系统和办公楼宇、工业用机械、电信和其他设备、工业用和其他建筑厂房以及飞行器、船舶和轨道车辆。

  本斯泰恩告诉记者,德国政府目前没有专门部门来管理租赁企业,主要是靠行业组织的自律。德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制造商及销售商,还有政府机构都是租赁企业的客户。租赁业在刺激德国投资需求、推动信用消费以及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德国租赁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向往

  在采访中,德国租赁企业(包括与其合作的制造商)对中国租赁市场的向往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为第一个打入中国市场的德国租赁企业,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我们相信在一年半或者两年之后,中国分公司就应该开始赚钱了。”德益齐租赁公司董事会主席海特米勒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获得首批总价值450万美元的租赁合同。“我们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随时可以确定哪里有我们出租的机器设备。必要时我们可以令机器停止运行,也就是说,如果租赁者不按期付款,我们就会通知我们的合作伙伴,该公司不按时付款,请停止他们机器的运转,之后所租赁的机器就会停止运行,无法工作。”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罗托教授认为,西方国家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已达15%至30%,而中国仅为1%左右。据他估算,如果市场完全放开,中国国内整个租赁市场的交易额将达上千亿欧元,其利润空间接近百亿欧元。

  弗罗托教授还认为,中国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相关法律体系需要健全;需要切实建立对潜在承租人的资信报告体系以及财务评估体系等。

  据悉,西门子、通用、惠普等欧美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开展各项租赁业务。在中国与欧美的关贸双边协议中,包含了允许国外厂商在中国运用融资租赁手段促销产品的条款,这为海外的银行、跨国公司及专业租赁公司进军中国租赁市场铺平了道路。▲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