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百年《小市民》焕发青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6:00 光明网
童道明

  这台全新的《小市民》,让我们看到,无论是这家剧院还是这个剧本都还没有老态龙钟,都还焕发着青春。

  今晚,莫斯科艺术剧院将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高尔基的《小市民》,这是一件难得的剧坛盛事。因为莫斯科艺术剧院不仅是俄罗斯的顶级剧院,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话剧院之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正是在这家剧院的艺术实践中,构建起了世界戏剧史上一个最完备

、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然而,当我读到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台本时,我一时间对这家剧院、这个戏竟然产生了陌生感。这可是一个全新的《小市民》,不仅区别于1902年首演的《小市民》,也区别于1958年我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看到的《小市民》。

  最突出的区别,是改变了原本以一贯之的写实主义舞台传统。我甚至想说,是把两个似乎不相容的戏剧因素结合到一起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与斯氏体系的体验艺术。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一次导演在他的导演总谱中引入了乐队的元素。导演在戏的一开场,加进了一段原剧中没有的舞台指示:“沙发后走出一支乐队,他们手拉着手,走过吱吱作响的地板,坐在乐器后面。”这个乐队和合唱队便成了整部戏的一个精神背景,它的歌唱与声响调节着戏的节奏和场面的情绪。每一幕戏的结尾,都由乐队与合唱队来完成。而到全剧结束时,导演的舞台指示要求:“歌唱转变为祈祷……乐队与之呼应。”这不仅是形式的革新,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小市民》的原剧中也有歌唱,但现在唱的歌却变了。剧本有一幕结尾原本是唱雄壮的《马赛曲》:叶连娜(笑着向门走去,唱起来):“起来吧,祖国的孩子们……”现在的演出本里唱的则是一首忧伤的民歌:所有的人都唱《白发爬上了双鬓》波丽雅(独唱):“……而月亮依旧……”叶连娜(跟唱):“……在闪光!”波丽雅是最可爱的剧中人物,她常唱的一首歌是:“为什么玫瑰花凋谢得这么快……”戏的最后也是由这支忧伤的歌儿煞尾。

  于是,《小市民》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悲剧意味。合唱队与乐队的参与似乎是个表现形式上的改进,实际上却也契合着导演的对于全部内涵的多声部表达的追求。

  导演合乎时代逻辑地把《小市民》的戏剧冲突定为“父与子”的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我们当然要把更多的好感给予火车司机尼尔与来自社会下层的美丽少女波丽雅,但导演也希望我们今天的观众不要漠视很容易被漠视的那对“小市民”老夫妇的内心矛盾与祈求。所以导演最后对人物台词的次序作了引人注目的调整:把“小市民”老两口的最后痛苦的告白作为全剧的最后两句台词。

  莫斯科艺术剧院已有一百零八年的历史,《小市民》问世距今也已过去了一百零五年。谢谢莫斯科艺术剧院给我们送来的这台新的《小市民》,让我们看到,无论是这家剧院还是这个剧本都还没有老态龙钟,都还焕发着青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