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倪惠英:我想让粤剧赢得高端观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9:16 南方日报

  一元钱让大学生进剧场

  倪惠英:我想让粤剧赢得高端观众

  核心提示

  5月10日至14日,第三届“大学生走进剧场”暨《花月影》创作演出回顾展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举行,在校大学生只要花一元钱就能看到这出备受赞誉的时尚粤剧。这出戏曾被称为“粤剧改革的转型之作”,创造了演出票房超过580万的奇迹。不少专家认为,它的成功为日益边缘化的粤剧艺术打了一剂强心针。为此我们采访了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她,正是这出《花月影》的女主角。

  现场

  5月10日晚,粤剧《花月影》的演出现场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在近3个小时的观看过程中,除了偶尔为舞台的时尚、华美惊呼外,他们安静而投入。当倪惠英扮演的杜采薇出场谢幕时,他们终于发出最热烈的欢呼。

  之后,倪惠英等几位主角衣未更、妆未卸,直接从舞台走到剧院大厅,和观众们交流。无数只热切的手把《花月影》的宣传册和原声碟伸到倪惠英面前,索要签名。要不是我们的摄影记者高大勇猛,差点挤不进这被几百名大学生“粉丝”围成的“堡垒”。两个女生好不容易从里面挤出来,把头凑在一起,看着手机里刚拍的“杜采薇”,兴奋不已。签名持续了20分钟,大部分观众散去,倪惠英甩了甩手中的荧光笔,再写,已经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先别进后台,一堆记者等着呢!”身边的人悄悄对她说。倪惠英又穿过舞台,下了楼梯,走进剧院贵宾厅。面对镜头的一阵扫射,她涂着厚厚戏妆的脸上透出颗颗汗珠,不敢伸手去擦。记者提问,她时而普通话,时而粤语,滔滔不绝。因为带着重重的头饰,她不敢随意点头,但始终面带微笑。这时,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进来,问她要收音器。她迅速解开戏服,扯出裹在里面的长长的耳机线,话不间断。

  一直到夜里11点半,倪惠英才回到后台的单人化妆间。这时,除了她这一间的灯亮着,其它的都灭了。楼道里很暗,只剩一个守门人和一堆空饭盒。倪惠英脱掉戏服,说:“热。”然后对着镜子,问:“是不是很丑?”这是一张光彩照人的脸,虽然从下午5点多就已经开始上妆。

  身为当今的粤剧第一花旦,这6个小时是倪惠英作为当红明星的生活。而在前一天下午,她穿着简单的休闲服,戴着金框眼镜,像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坐在记者面前。说到《花月影》,说到培养年轻观众,说到粤剧改革,她的谈话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培养主流观众,从而将粤剧变成主流艺术。每个问题只要说出几个字,她就迅速领会,然后接下去说上20分钟,然后又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的思维比较跳跃。这时,改革家倪惠英和明星倪惠英重合在了一起,散发出同样的光彩。

  专访

  一年培养100个年轻观众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你介绍一下第三届“大学生走进剧场”的活动情况。

  倪惠英(以下简称倪):上两届我们在广州演出,有近两万名学生参与。虽然这一届与第一届一样,都演《花月影》,但学生是不断流动的,永远在补充。而且我们广东高校有几十万在校大学生,参加我们活动的人数比例还是很小的。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坚持多演,一年培养一百个年轻观众,这样下来,这个队伍就慢慢壮大了。

  除了在广州举办大学生走进剧场,我们去年10月还走进了北京大学。当时,北京大学“美学散步文化沙龙”看到我们在广州举办的这么一个活动,觉得很有意义。之前他们也邀请过白先勇的《牡丹亭》去演出。这说明南北有这样的默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要培养年轻观众。我们在北京大学演出了4场,非常火爆,学生们的关注程度和接受程度特别高。

  记:有人担心,戏剧是慢的艺术,而现在是一个快的时代,作为时代新锐力量的大学生很难与戏剧结缘。

  倪:我有这么一个看法,在这个快节奏、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社会瞬息万变,人们为了工作和生活劳碌奔波。而戏剧的艺术内涵比较深刻,有些观众觉得欣赏起来很困难,但这都不能影响戏剧特有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戏剧是灵魂与灵魂对话的地方,就是剧中人物的灵魂和观众的灵魂,它有很深的内涵和积淀,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不可能被其它艺术所替代。它可能需要一种高层次的观众来欣赏。

  我坚持认为,中国戏剧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美、包容性最大、观众面最广的一种艺术。我们不仅应该要把这种艺术继承下来,还要将它带向未来。我觉得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观众的需要。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更应该有一些内涵深刻、思想性强的艺术。戏剧,除了它的形式美以外,它的表演、唱腔、音乐、故事都很美,它的内容反映了很多人性的东西。包括人生的哲理,社会的矛盾,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戏都可以给你很多东西。现在社会的人不像以前那么喜欢看《红与黑》这类大部头的名著,戏剧其实也是一样,可以使人欣赏的同时,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不同文化层次和社会阅历的人,看同一出戏剧,会有不同的收获。

  记:你所大力倡导的“请大学生走进剧场”,就是要培养一个高端的观众群体?

  倪:对,我觉得很多东西不是人们不喜欢,而是没有机会接触和喜欢。有些时候,人们的喜欢不喜欢是一种被动的感觉,就是说,你宣传得多,他就会有兴趣,你宣传得弱,他就没有这个心去接触、去认识。这就是被动的消费心理。于是,我就灌输给他,让他慢慢感兴趣,他才发现这个东西真是不错。

  我为什么要把大学生请进剧场呢?就是希望他们认真地看一个很完整、很完美的艺术。因为戏剧是一个综合艺术,它包括表演、唱腔、舞美、灯光等等。对于大学生,我们比一般演出要更认真,为什么?这是他们跟粤剧的第一次“触电”,我希望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家一直说要振兴,我觉得要落实到实际,应该有一个载体——让大学生每年至少看一次传统戏剧,这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一种宣传、传承,这个其实不难做到。一年365天,我觉得看一部应该可以吧。大学4年下来,至少可以看4部。这样的话,他们对传统文化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希望这类活动可以进入我们教育的规范当中。我记得上次听陈绍基主席说过,他们读大学的时候,是有看戏的钱——一个季度还是一个月,有几块钱是专门给学生看戏的,凭票报销。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

  《花月影》的成功启示

  记:《花月影》的演出收入如何?

  倪:《花月影》这次的5场演完就达到58场了,收入已经超过了580万,简直是个奇迹!这需要相当高程度的市场运作,吸引不同的企业来关注和参与。比如说像我们的“大学生走进剧场”,就是一种市场运作,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三赢:企业能够得到它们形象的宣传,粤剧事业得以扩大市场,而大学生也有机会亲近戏剧艺术。

  记:它的成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倪:这其实是戏剧在当代社会的一个定位问题,如果它是一个很高端、很高雅的消费,如果大家达成这种认识的话,也许就像《花月影》一样,能够在高端群体获得这样一种位置。像《花月影》这样一种品位、风格的作品,总是有一个很特别的观众群非常喜欢。以前我们的戏剧,特别是粤剧,出国的时候很多还是在华人圈子里演出,但很多外国人非常接受《花月影》。所以跟过去的演出比,它的收入增长了十倍。现在我还希望它走得更远,比如加拿大、美国,也有不少外商在跟我们接触。我希望它进入国外的主流社会,进入歌剧院。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戏剧应该走向世界。

  我希望人们能够走进剧场,像西方中产阶级到剧场欣赏戏剧,或者到博物馆参观展览,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是我们这里还没形成这种氛围。

  当下粤剧最缺编剧

  记:你觉得现在粤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倪:我们粤剧最缺的就是编剧,没有好编剧就没有好剧本。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文革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转型对戏剧等传统艺术的冲击。而且,我们戏剧人对时代的转变、人们的思想和审美理念的转变,准备不充分。戏剧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在应对市场经济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被动。因此,我们的演出市场越来越窄,这种窄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个队伍。因为感觉戏剧这个事业前途不大,报考的人也少,报考的人少就吸引不到真正的人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戏剧的编剧比一般编剧更难,要有很好的文学功底,需要懂得粤剧的曲牌,这里面有很多的技巧。然而,编剧那么辛苦写一部戏出来有多少钱?少得可怜。

  记:有人质疑传统戏剧缺乏“现代性”,脱离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你怎么看?

  倪:其实我们也不断有创作,比如前几年我们搞的《土缘》,反映新一代的打工者的创业故事。还有一个叫《黄土地》。现代戏确实不是太容易搞,不过现在来创作、演出我们这个年代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每一段历史都应该留下一点痕迹,它的社会经济,思想情怀,我觉得都应该把它记录下来。今天的现代戏,就是明天的古装戏。

  我们当时演出《土缘》的时候,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农民。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演了60多场。那些农民看得非常高兴,觉得跟他们非常贴近,仿佛演的就是他身边的人、他的邻居,可以对号入座。我记得特别深刻,他们说就像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农业课。

  记:据说现在粤剧在农村还是很有市场,但在城市里面显得很弱势,是吗?

  倪:所以现在的戏剧光市井是不行的,现在恰恰是白领阶层、精英阶层的人不喜欢看戏剧,而农村的人喜欢看。我觉得我们的戏剧不要把它定位为通俗的或者是大众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艺术,可以是阳春白雪的作品,也可以是通俗的、大众的。在我们的事业,传统的、经典的、先锋的、大众的,都要存在,它们可以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所以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戏剧既是很传统的,又可以是很时尚的。虽然是一些很传统的剧目,但也有一些很时髦的,或者说时尚的作品,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群体观众的欣赏需求。这样,戏剧的观众面不就更大了吗?

  精髓的东西不能丢

  记:目前广州的戏剧市场情况如何?

  倪:政府要去培育这个市场。因为这里面有个很无奈的现象,广州人的文化消费的理念不是很强烈。其实粤剧比起其他的艺术门类已经算是不错的,有那么多的粤剧团,而且每年演出100多场。但在广州这样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我觉得我们的观众群体还没有培育出来。群众对文化的消费,对去剧院看戏,还未形成一种习惯。

  当然这里面有我们剧团的问题——你如何去排一出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戏,这个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现在的观众不喜欢进剧院有各种原因,比如电视等主流娱乐方式分流了一部分观众。但是我认为电视是不能替代剧院的,它无法带来剧院的那种现场感。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把戏剧这种舞台艺术做精、做足、做好,使人们能够走出家门,走进剧院。你要有相当的感染力,才能把他们拉进去。

  记:现在郭德纲的相声、白先勇的《牡丹亭》,受到人们的欢迎,都以时尚的面目出现。粤剧是否能以时尚的方式回归到主流观众当中?

  倪:其实我们传统的艺术是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我觉得像我们戏剧里一些精髓的东西不能丢,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一个戏的风格去进行“化”,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在原有的价值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新创;新创是把原来的东西都丢掉。为了使粤剧更贴近现代人,或者说更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需要让它更丰富多采。但它应该是姓“粤”的。

  进剧场就是对粤剧事业的最大支持。粤剧在培养观众,观众也在培养粤剧。

  记者手记:

  放长线钓大鱼

  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是时代留给一切关心戏剧发展的人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倪惠英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让粤剧占有高端人群,成为主流艺术。就我的理解,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有着大学背景、拥有相当经济基础的高端人群,相对认同粤剧的高雅艺术的定位,并且他们也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是演出市场最主要的消费力量。争取到他们,粤剧的演出就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其二,由于这些高端人群的欣赏和追捧,粤剧至少可以在珠三角的粤语圈内获得主流艺术的地位,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此时,企业自然更乐意与之合作。这种合作绝对不仅仅是企业显示其文化善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成为企业树立文化品牌、获得社会口碑的重要方式。

  对于第一点,倪惠英曾说:“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喜欢上粤剧,所以在选择剧目的时候我就选择一些能够征服他们的作品,这是第一步;然后我就把他们请进剧场,让他们对粤剧产生感觉,慢慢了解粤剧、喜爱粤剧。”大学生是未来的精英,也就是粤剧最需要的高端观众。要争取这些高端观众,首先要培养他们。这才有了迄今持续三年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这个举动可以说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尤其是一元钱进剧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把大学生吸引到剧场,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文化消费的观念。不少大学生看了《花月影》后非常感动,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这出戏的艺术价值和一元钱这个价格实在不成比例,有人甚至向倪惠英拍胸脯:毕业以后不能参加这个活动了,我也会买全价票来看粤剧!

  对于第二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粤剧赢得高端群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企业和粤剧团体对于双方的合作,态度非常积极。这三届活动都是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粤剧团在拉赞助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市场运作的经验,还从这些企业身上学到不少经营、管理的先进方法。

  话说回来,培养和宣传当然会有效果,但观众是在被动地接受。如何让这些高端观众主动起来呢?一个倪惠英远远不够,粤剧界必须发起一场“造星运动”,尽快地塑造出一批新的明星。要知道,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赵本山之于二人转,郭德纲之于相声。有了明星,才能有话题,也才能将看粤剧打造成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时尚,不正是最大的诱饵吗?

  本版撰文/见习记者陈祥蕉

  图:

  倪惠英在粤剧《花月影》演出结束后被热情的观众索要签名。刘力勤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