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版《北京人》:北京人艺的第三个里程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22: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白瀛) 李六乙重排的曹禺名剧《北京人》于14日落下帷幕,此间评论认为,这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历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这一评论无疑给处于困境的北京人艺打了一针强心剂。

  《北京人》描写了一个旧中国封建大家庭走向衰落过程中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封建礼教下被扭曲的人物命运。然而这部曹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并自认为最满意

的作品,在1957年和1987年两度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后,观众反映都不佳。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认为,这次重排的独到之处在于导演对《北京人》多向度的现代解读,集中体现在诠释“曾老太爷”这个自私、吝啬、迂腐的人物上,从之前仅仅以批判者的立场转为从人物自身出发,从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在这个《北京人》里头听到了曾皓、陈奶妈、思懿、袁任敢、曾文清多个人的声音,愫芳和瑞贞的声音就变得更吸引人。”

  他认为,在北京人艺的道路上,李六乙的《北京人》成为继焦菊隐的《茶馆》、林兆华的《狗儿爷涅磐》之后第三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尽管去年底北京人艺的《茶馆》在美国赢得了满堂彩,然而今年以来,国内媒体纷纷披露了这个中国国宝级并有国际影响力的剧院在管理体制、艺术创作、人才储备、内部矛盾等多方面的尖锐问题,创造无数辉煌的北京人艺如今已暮气沉沉。

  《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黎继德赞同童道明的评价,并认为这台《北京人》为北京人艺打了个翻身仗:“北京人艺有很长时间没有让我们看到如此令人惊喜和震撼的戏了。这次是北京人艺从导演到演员、舞美、灯光等的一次集体亮相。虽然演员的表演还有稚嫩之处,但充分说明北京人艺有着中国一流水平的话剧人才,非常有希望、有实力。”

  事实上,这一版《北京人》的一个特色就是演员年轻,但这对于一部经典之作、对于一个如此持重的剧院实非易事。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徐瑛说,用明星不但票房有保障,导演的想法也容易实现;“北京人艺能够给李六乙提供这样的机会大胆地使用年轻演员,体现了北京人艺的气魄。”

  的确,北京人艺在人才匮乏的时刻给了一向以实验先锋风格著称的李六乙极大信任。据报道,被称为北京人艺“三驾马车”之一的李六乙自从2000年因以先锋手法排演曹禺名剧《原野》备受争议就受到剧院冷落,去年一度想辞职去国家话剧院,直到人艺领导加以挽留,并请他今年执导《北京人》。

  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克欢说,“李六乙把表现性和写实结合得了无痕迹。倾斜的舞台、一行白鸽、道具的摆法、人物在回廊走动等都是表现性的,但是表演完全追求实情实景中人的交流,挖掘人的内心活动,在保留曹禺现实主义精神方面做得非常好。”

  但也有专家不赞同如此高的赞誉。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就认为,该剧固然不错,但在表演、布景、服装等方面仍有诸多不足,是否能成为里程碑还需要时间和观众的检验。(完)

  相关链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