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既不重视章子怡也不重视孔夫子+论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0:00 红网

  北大教授张颐武一句一个章子怡胜过万本孔子,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极少数赞成者,可算是“反对声叠起”,而据说孔子的后人更是起劲地投反对票。

  笔者站在一边看着,颇觉好笑。

  章子怡,一演员、一明星而已。几年前就见有人在报纸上发表看法,说是对演员、

明星们要宽容一些,哪怕是他们到处走穴挣钱,我们也还是要理解。因为这些人是“吃青春饭”的,青春一逝,就什么都不是了。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毛病,除了老教授老领导,谁不是“吃青春饭”的呢?你从现在的媒体上不时地看到,某个国营或是民营的企业招工,动不动就是年龄限制在多少岁以下,弄得40甚至是35岁以上的人若是下了岗,若是又没吃到“低保”,若是还身无别技,似乎也就只好去讨饭了。而我老家的百姓们嘴一张往往也爱说:老鸡老鸭值钱,人老了不值钱。

  但不管怎么说,新社会新时代,一个演员,自然也是劳动者,只是社会时代走到今天,让这些人挣的名利多些大些容易些;又因露脸多的缘故,往往在天上飞来飞去,因而也就在客观上代表了他们的民族代表了他们的国家,这是客观实情,无须去争。但就因此,我们就一定要格外地“重视”这样的人,那也只能说还是属于你自作多情,就像一些追星族、一些“粉丝”一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部分青少年做狂热的fans,这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些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追星的“温度”自然会随之下降。可怕的是一些大人一些知识分子也加入这个队伍。这就不正常了。大家都是劳动者,虽然不好再说是“革命分工不同”,但也毕竟是干的行当有别。某个演员戏演得好,你观赏时多拍两下巴掌就是了,没必要非要跟着那些尚不懂事的毛头小伙子小姑娘去要死要活地起哄。

  说不必过分重视一个演员,并不等于说就一定要特别重视孔夫子、重视那个《论语》,否则,同样没有道理。特别是如果面对一些据说是孔子的后人,我很想问上一问,你们难道就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孔夫子?你们就是要把自己的祖宗看作“圣人”?知道五四运动吗?运动的主题除了要科学要民主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口号,那就是要“打倒孔家店”。别看孔子被封建时代誉为“大成至圣”,但与劳动人民无干。只要读过鲁迅、胡适这方面文章的人,就知道该如何对待孔夫子对待论语。鲁迅在他的名篇《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道:“孔夫子到死了以后,我以为可以说是运气比较的好一点。因为他不会噜苏了,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若向老百姓们问孔夫子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总而言之,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尤其是在鲁迅看来:“不错,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而另一位也曾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现代圣人”的胡适先生对孔子的批判似乎更集中更猛烈些。1934年胡适在《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这篇文章中说了很多似乎对孔子不敬的话,比如:三五百年前,“那些时代,孔子是年年祭的,《论语》,《孝经》,《大学》是村学儿童人人读的,还有士大夫讲理学的风气哩!究竟那每年‘洙水桥前,大成殿上,多士济济,肃穆趋跄’,曾何补于当时的惨酷的社会,贪污的政治?”又说,“在许多方面,我们还可以确定的说:‘最近二十年’比那个拜孔夫子的时代高明得多多了。这二三十年中,我们废除了三千年的太监,一千年的小脚,六百年的八股,四五百年的男娼,五千年的酷刑,这都没有借重孔子的力量。”还说:“可怜无数维新志士,革命仁人,他们出了大力,冒了大险,替国家民族在二三十年中做到了这样超越前圣,凌驾百王的大进步,到头来,被几句死书迷了眼睛,……痛惜今之不如古,梦想从那‘荆棘丛生,檐角倾斜’的大成殿里抬出孔圣人来‘卫我宗邦,保我族类’!这岂不是天下古今最可怪笑的愚笨吗?”

  说的也是,孔子之后,特别是从汉武帝时代起直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可是一直重视孔子,甚至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可“尊”的结果又如何?还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当然,我这里并没有指责孔夫子的意思,更不认为,我们的“不好”都是因为重视他老先生都是读他那几行“论语”读出来的缘故。他老先生当年虽然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从东跑到西,从南跑到北,可他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圣人”。他那个“大成至圣”是一些想利用他的某些后人达到某些目的强加给他的。

  孔子的那点学说,充其量,也只是一家之言。既然他本人都没有通过“备课”留下自己的著作而只是自己的弟子们在听课时作的一点记录,可见,孔子对他的那些“思想”那些哪怕是“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也并不像今天有些人这么重视。如果是搞了个“一家之言”,就成了“圣人”,这在现代社会,哪怕是稍有点头脑者,都会觉得很“搞笑”。

  所以说,孔夫子,再加上那几页“论语”,在今天看来,实在不应该还去特别“重视”,否则,真是对不起那些曾高举着“科学、民主”大旗的先贤们,对不起他们当年的热血沸腾。而况历史证明,五四先贤们没错,他们是向前看的。中国没有五四运动,没有先贤们对科学、民主的大力传播,还真不知我们现在是个什么样。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在去世前不久说过这样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再说,时势使然,就是你不想往前走都不行,世界大潮也还是要裹着把你往前拽。

稿源:红网 作者:闵良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