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北京应注重发挥文化设施的巨大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1:54 华夏时报

  “人文北京还缺什么”有奖征文之二十八

  一个有人文内蕴的城市,背后必然要有成熟的文化建设。现在的北京,公共图书馆、剧院这些文化设施的数量太少,这不利于建设一个和谐和有人文气韵的城市。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按国际指标,在中心城市,一座图书馆的覆盖面积应该是3平方

公里左右。而北京的图书馆覆盖的怕远不止这个面积。一些图书馆似乎更多是“形象工程”,装修豪华但不太实用,服务也不是很到位;本来是针对所有民众开放的图书馆,不少还有门户限制等。

  查阅了一下德国首都柏林的官方网站,看到一组关于这个城市文化设施的数据:该城市拥有50个剧院、128个博物馆、131个公共图书馆和303个电影院。笔者在柏林生活过一些年,也亲身体会到走进这些文化设施的便利。

  刚好柏林跟北京是姐妹城市,所以不妨一比。北京的上述文化设施的数量,笔者一时无法得到确切的数据,据粗略的计算,除了博物馆数量(110多家)之外,其他的几项设施的数量都要少很多。而要是拿人均拥有量一比,那北京更是要汗颜了。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早就注意到这些文化设施的巨大力量。他曾经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

  除了数量不够之外,北京有限的文化设施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一项调查,只有16%的人知道北京现在有多少座博物馆,只有37%的被调查者参观过10到20家博物馆。显然,北京的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在北京,包括文化设施在内的文化建设似乎还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有一个细节似乎能说明问题。打开北京的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在首页有“经济”、“投资”、“生活”等大栏目,但就是没有“文化”一项。要查找有关文化内容,只有从别的类别中找到很不系统的一些材料。

  北京除了需要多一些上述的文化设施之外,努力提高民众走近这些文化设施的兴趣也十分重要。有关机构以及这些文化单位应该对市民加强介绍和宣传。


作者: 郑汉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