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风化雨细无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2:37 大江网-江西日报

  全面取消农业税是一项历史性的创举,对广大农民来说是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春风。但是,对于长期依赖农业税运转的乡村两级组织却是一次大的考验——

  会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国定贫困县,经济总量小,收支矛盾突出,乡村债务十分繁重。据2004年统计核实:全县乡村债务总额达9847.33万元。其中乡镇债务6528.84万元,村级债务3322.49万元。

  乡村债务不解决,政府形象势必受到影响,高负债率也会使基层政府工作陷入困境。会昌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抓住和谐发展这个根本,积极筹资化解债务。近年来共消化乡村债务近3000万元。全县已有11个乡镇全部化解了“私贷公用”债务,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了国务院税改办的高度评价。

  摸清底数锁定债务

  2004年,会昌县查实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乡村两级用于兴修公路、小城镇建设、兴修水利等公益性基础性基础设施债务达3209.49万元,约占总额的33%;举债修建校舍700万元,占乡镇债务的10.73%;由乡镇借钱办企业亏损、培育农业产业失败产生的债务达1376.22万元;为垫缴税费,填补集体经营活动的缺口及保证乡镇日常运作、平衡收支而向金融部门举债甚至向民间借贷的资金达2075.75万元……

  在各乡(镇)村的债权债务状况摸清之后,会昌县立即对形成的原因进行归纳分类,锁定了债务,要求各乡(镇)村在积极清偿旧债的同时,绝不能发生新债务,对盲目举债搞形象工程和为单位举债作担保造成损失的要严肃追查责任。同时,该县还建立清偿债务考核机制,把清偿债务当作一届政府的政绩来考核,按照“谁借、谁用、谁还”,“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偿还责任,县、乡、村三级干部自觉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日子。

  因事因策统筹化解

  “很多乡村债务事实上是在当时财政体制下,乡(镇)村一级替上级财政背下的,现在实行税改,县本级财政理应担任起清还的主角。”会昌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按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操作程序,筹资优先解决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债务。通过财政调度资金,兑清了历年拖欠教师工资、民政经费和乡镇干部工资的旧欠454.5万元;归还银行、信用社贷款,消化乡镇干部“私贷公用”债务225.54万元;解决“普九”校建债务163万元。对于过去工程造价虚高而产生的工程债务,该县采取挤干水分、友情协商的方法予以妥善处理。

  通过县财政的灵活运作,该县的债务结构得到改善,高利息高风险、危害大影响大的债务得到及时化解,债务总量大幅下降,成功规避了“债生债”的恶性循环。

  开源节流输血强体

  要偿还乡村债务,乡镇这个主体必须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为广开乡镇的筹资渠道,该县按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县乡收支范围,科学核定乡镇收支基数,增强了乡镇财政的实力。为鼓励乡镇发展产业,壮大财源,该县规定:凡是乡镇为县财政创造的财源,县财政不留一分全部返还给乡镇支配。由乡镇招商引资落户会昌的企业,不论建在哪里,县财政所得税收一律返还乡镇。2005年,通过调度烟叶特产税,县财政共向乡镇和村级转移补助资金700多万元。该县偏远山区小乡洞头乡大力发展烤烟生产,2005年共得烟叶特产税60多万元,不但轻松地偿还了大部分债务,而且还为乡镇添置了10台电脑,建起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通过撤乡并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中小学校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等改革减轻财政负担,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推行会计集中核算严格收支管理,该县在为乡镇开源的同时严控“内耗”,使乡镇财政状况逐步健康起来。全县由原来的22个乡镇撤并为19个,行政村由原来的278个减至235个,19个乡镇只设了9个综合办公室。改革后,全县乡镇只有82个内设机构,比改革前的132个精简了37.9%,乡镇事业站133个,比改革前的374个精简了64.4%。全县共清退、解聘乡镇自聘人员475名,分流站所人员258名。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全县减少学校46所,132名在编不在岗的教师被除名或责成返岗,200多名代课教师被清退,100多人办理了退休,并且撤消了乡镇教委。

  肖良 本报记者蔡超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