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进军物流业多开品牌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3:26 深圳商报

  投资专家为攸县的哥转型献计支招

  进军物流业多开品牌店

  攸县的哥怎样转型?记者采访了对中国商帮经济和文化颇有研究的深港投资联盟副秘书长帅德军先生。从投资的角度,帅德军谈了自己的看法。

  须突破产业链的局限

  记者:把攸县的哥和浙江的小鞋匠、小裁缝的产业转型进行比较,从产业的角度你对此有何评价?

  帅德军:从挖第一桶金的角度来说,的哥的原始积累要比浙江的小鞋匠和小裁缝来得快一点,但是转型难度相对较大。别看小鞋匠和小裁缝起点低,但转型空间却非常大。修鞋很容易转到鞋的生产上,小裁缝几年后就可能是服装公司的老板,在产业链上,浙江的小鞋匠和小裁缝有转型的天然优势。

  相对而言,攸县的哥却不容易在自己的产业链上转型。的哥很难去造汽车。从事汽车服务业,除汽车维修外,其他服务配套行业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攸县的哥必须实现产业裂变,找到新的产业。

  浙江小鞋匠和小裁缝还有一种天然的合作观念。你要做鞋,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鞋帮、鞋扣、鞋带、鞋底可能由别人来加工,专业化的分工就产生了。还有浙江人生意做遍全国各个角落,这就是他们天然的市场网络。正是这种天然的联系,让浙江人具备了专业分工和合作意识,一个小小的产品就能做大做强。攸县的哥进入城市以后,从服务意识等方面能适应城市的现代生活,但他们工作环境独立性太强,阻碍了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形成,这也是攸县的哥转型的一个障碍。

  跳出包车圈子融入现代物流业

  记者:攸县的哥在转型中有不少人进入货运行业,这有没有市场机会?

  帅德军:攸县的哥拉长产业链,在物流产业会有机会。转入货运,是最直接的转型。深圳东西两港区仍在建设大规模的泊位,大铲岛港区建设也已启动,集装箱运输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此外,攸县的哥还可凭品牌优势进入内地物流市场,到内地开展运输业务。

  但是进入货运业,必须提升现代物流意识,不能只是开车运货,要和正在兴起的现代物流技术、理念、管理、服务相结合,建立全国性的市场和网络。如果不能跳出的士包车的个体经营圈子,就不能融入现代物流业。

  联合起来开品牌连锁超市

  记者:近年来,攸县人在珠三角开士多店的比较多,据说有4000家左右,这个产业的前途如何?

  帅德军:士多店应该是攸县产业转型中的新亮点。但是,如果还是个体性单打独斗,松散经营,仍然无法做大。应该打造攸县士多店的统一品牌,可个体投资、连锁经营,统一装修、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服务模式,既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又能降低经营成本。

  从士多店开始可以进入小商品制造,选择一些技术较简单的日用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然后进入攸县的士多店,再逐步扩大延伸。这些产品可以是不同的投资者,但可以统一品牌,更能起到强大的市场效应。

  学习浙江企业建立行会机制

  记者:从以上观点来看,您都讲到攸县的哥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方式,而应强化合作,打造统一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帅德军:这方面浙江企业有非常成功的模式,就是建立行会运行机制。攸县目前还处在劳务经济的层次上,经营者散布在全国各地,但行业特点比较明显,比如的士业、小超市业都可以成立行会,既可维护劳务工的权益,也可以探讨产业转型的大问题。在行会当中,攸县人不妨聘请一些投资、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进行投资业务的培训和指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