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产调控,效果为何不太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3:34 江南时报

  在普通消费者日益觉得商品房价格难以接受的同时,中国将近二成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被用于购房,个人住房消费与社会总消费之比达到1:5。通过有关数据的对比,业内专家日前就中国房地产持续过热、消费扭曲的状况再次提出警告。

  随着房地产调控走向深入,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房地产行业新的调控和规范措施。

  近日,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房地产行业新的调控和规范措施,不仅更具体,也更有针对性,这标志着我国房地产调控正在走向深入。

  北京拟推出中低价位普通住房

  北京市建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商品房交易市场动态监管的通知,同时,北京市国土局局长表示,北京拟推出中低价位普通住房;深圳市出台了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日前又划定了普通住房的价格上限;厦门市有关机构要求新申请销售的商品房,必须在网站上填报拟售单价,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所待售楼盘的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规范力度;二是所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也更加具体细致。尽管内容各异,侧重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即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稳定房地产价格,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如北京市建委要求各区县建立房地产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其中,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列举了53种违法行为,包括目前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囤积房源、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等。此前,深圳等城市都发布了类似的文件。还有的是通过在网上公布待售房的价格信息,提高房产的透明度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

  北京市国土局还拟推出部分低价土地,在低价位土地上建立中低价位的普通住房,甚至还要限定住宅的售价。这都是实在的办法。

  从各地房价看,调控效果并不太理想

  业内人士分析,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政策十分明确,温家宝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就强调,将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建设部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也包括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切实稳定房价的内容。而由于房地产带有更多的地域特征,因此对房地产调控的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但从加大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以来,更多听到的是中央政府的声音。从各地的房价看,调控效果并不太理想。虽然对房地产的投资减少了,但房价却不断上涨。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建委的统计,2005年全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19.2%,其中普通商品住宅上涨了10.9%;今年1至2月份,则上涨了17.3%。其他城市房价也大都呈现加速上涨态势。

  各地的这些措施将对房地产交易市场起到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房价的稳定,但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太现实。这是因为各地采取的措施大多侧重于规范,而不是直接作用于房价,即使有些可能对房价会有效果的措施,也需要时间。比如北京拟推出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这对居民而言是个好消息,但什么时候实施,数量有多少,都还是个未知数,即使明确了,真正看到房子也需要时间。而且这些房子很可能位置偏远,对生活在市区的人来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需要出台适当的措施加以抑制和引导

  专家分析,近年来房价的上涨因素虽然复杂,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供求出现了有利于供方的变化。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低于2004年19个百分点;全市商品住宅期房批准预售面积22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因此,从根本上讲,稳定房价还是要保持商品房供求的基本平衡。

  当然,近年房价上涨还与炒房、投资性买房数量增加有关,这些也需要出台适当的措施加以抑制和引导。

王维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