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MOTO GP上海受冷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6: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MOTOGP上海受冷落
本站比赛的观众席空空荡荡。 新华社发■ 特派记者 史 勇

  本报上海5月14日电

  MOTO GP是世界上顶级的摩托车赛事,中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拥有摩托车最多的国家,但MOTO GP当来到中国时却不能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这次是MOTO GP第2次登陆上海,去年首

次在上海举办的MOTO GP与世乒赛“撞车”,加上恰逢下雨,当时的气氛十分“惨淡”,没想到今年入场观众的人数比去年更少。

  在前两天的排位赛中,看台空空荡荡,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的新闻中心里,首次举办F1赛事时人头涌动的场面已不复存在,而且外国记者比中国记者还要多,这在中国举办的体育赛事中非常罕见。

  票价高、成本高——这是赛事组织者在去年的比赛结束后总结出的经验。今年,赛事的门票比去年降低了很多,主看台上层原来1880元的套票被降到1280元,下层原来1580元的套票也调至为980元,3天套票的最低价也仅为280元。此外,赛事也专门避开“五一黄金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外地观众的住宿成本。但观众似乎并不领情,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不断下降,在国外每场比赛吸引几万甚至十多万观众入场的MOTO GP来到中国竟然受到冷落,这让组织者十分头疼。

  “我们把MOTO GP当成一项赛事来办,而国外则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办。”一位行家一语道出了个中的关键。在国外,MOTO GP是车手和车迷的一个节日,组织者想尽方法给车迷安排各种娱乐活动,比赛只是这些活动的高潮部分。而在中国,MOTO GP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比赛进行。MOTO GP难以在中国盛行,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缺乏摩托车文化的底蕴,在中国,摩托车的主要用途是交通工具,价格并不昂贵,但在美国,摩托车的价格甚至高达几万美元,这也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这次上海之行中,记者听说上海明年可能不办MOTO GP,听说组织者甚至不惜以付给国际摩联违约金的代价来取消这项赛事,因为他们这两年已经赔得太多了。举办这样的顶级摩托车赛事对中国来说实属不易,希望组织者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窘况,更希望车迷和企业能给予足够的支持,让这项赛事在中国发展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