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家界阳戏:三湘一绝五溪奇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7:05 红网-湖南日报

  

张家界阳戏:三湘一绝五溪奇葩

  张家界阳戏。

  马珂 刘明君 曾衡林

  除凤凰县,张家界也是阳戏的发祥地与流行地。

  张家界阳戏与其他地方的阳戏有着较大的区别。张家界阳戏剧团副团长龚飞燕说:“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假嗓结合。我们是前半句用本嗓,后半句高八度上去,大家叫它‘金线吊葫芦’,难度挺大。全国唯独我们张家界的阳戏是这样唱的。”

  张家界阳戏中“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被专家誉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能“与黄梅戏媲美”。不过,演员们要唱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芳荣是张家界阳戏剧团的年轻演员,谈起学戏的经历,感慨颇多:“刚开始学的时候,真的是学了很久也学不会,要把调子翻上去很难,学了一年多才有感觉。”

  张家界阳戏所具有的特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张家界阳戏剧团前任团长周志家。据介绍,张家界阳戏中“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是由民间山歌演变而成。当地群众喜欢对山歌,一支山歌唱过去,回歌就要打吆喝声,用小嗓吼回来,于是形成了高八度。由于是从山歌发展而来,张家界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

  周志家还告诉我们,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唱腔,他们正在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文字的东西都做完了,下一步只剩录像了。”

  对于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周志家显得信心十足。“湘剧、花鼓、祁剧,还有我们张家界阳戏,被省文化厅列为湖南四大地方戏。这个戏是张家界的瑰宝,现在受市场冲击比较大,已经濒临失传。我完全相信百分之百能申报成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