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领导否认遭盗抢为哪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33 法制日报

  独家视角

  高福生

  一伙专门盗抢乡镇政府机关的“江洋大盗”,仅一年多时间就疯狂洗劫了40多个乡镇政府办公楼,当这一罕见的特大系列盗窃、抢劫犯罪团伙被河南漯河警方一举拿下时,刑

警们对歹徒之嚣张、破案之艰辛感慨颇深:“乡镇政府被盗抢后主动报案者很少。我们费尽周折前去取证核实时,作为受害人的个别乡镇领导,却百般否认被盗抢,给破案和定性造成了重重困难!”

  发生这样的案情,就是普通市民,也会选择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借助法律武器来追回损失,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可堂堂一级地方政府机关、乡镇主要领导,宁愿财产受损、身体受伤,在被盗抢后不仅不报案,甚至连刑警找上门后也不理不睬、矢口否认,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人们禁不住要质疑:这种有悖常理的举动背后莫非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是为了“面子”?堂堂政府机关担负着维护一方社会稳定的重任,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机关。这类鸡鸣狗盗之事在乡镇机关频频上演,防盗门被撬,室内被翻箱倒柜,一些主要领导还遭歹徒捆绑,甚至被打成骨折,让群众知道了,那多没面子。为了顾及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为了自己和政府部门的颜面,退而求其次、“哑巴吃黄连”便成了“潜规则”。

  是为了“票子”?目前,基层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多实行“一票否决”,乡镇负责人是治安防范的责任牵头人,如果“实话实说”,那不是自己掴自己的耳光吗?“一票否决”的威力没能吓住小偷大盗,反而唬住了受害部门的正常报案。因为他们算的是这样一笔“账”———被盗的财产和损失大都姓“公”,而一旦报案被“否决”掉,不仅先进当不上,奖金什么的也统统“泡了汤”。两相权衡,还是选择“沉默”为好。

  是为了“位子”?虽然盗抢的也有部分领导个人隐匿的“活动经费”或不义之财,但这些人不想因为丢了一只“羊”,而把羊圈里的其他“羊”也弄丢了。再者,在当前生态下,老百姓对发生在官员身上的这种“故事”是很敏感的,甚至会生发种种“腐败联想”。如果报了案,不定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使自己的“官位”不稳、“家财”受损,甚至会遭受牢狱之灾。近年来,江湖大盗成了另一种“举报材料”,小偷“偷”出贪官早就不是什么个案了。一些官员在遇窃之事上隐匿不报,是不是在汲取“教训”也确实难说。

  常言道: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三更鬼叫门。既然心里无鬼,既然坦坦荡荡,为啥怕报案、不敢报案,乃至宁愿忍受歹徒拳打脚踢之“辱”也要矢口否认遭到盗抢之“实”?有关部门应该正视这种“不报案”的幕后隐情,不仅要及时破案,迅速将盗窃分子抓获归案,也要从盗窃分子的口供中“发现”有关领导的“庐山真面目”,不仅要拔出“萝卜”,也要带出“泥”,以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