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白一村里看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36 淄博新闻网

  王立才 王伟燕4月27日清晨,记者来到临淄区敬仲镇白一村。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远远就看到一排排统一规划、统一颜色、错落有致的新房,绿化一新的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语,宣传栏、阅报栏、村务公开栏一个都不少,是名副其实的文明一条街。

  “两前年我们村可不是这样,旧村址位于淄河西岸,地势很低,碰到阴天下雨,村

里路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到村西头企业上班,得穿着高筒雨鞋。现在我们穿皮鞋绕村走几圈都是干净的……”正在文化大院健身的村民李建民谈起今昔变化,感慨万千。

  敬仲镇白一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坐落在镇政府驻地,2004年改造后的新一届村班子上任后,从老百姓最渴望解决的村庄规划入手,实施村庄“西迁”工程,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村民搬进了新村。村支部书记崔善教告诉记者,新村比旧村节省了2/3的土地,下一步将在旧址上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农业养殖项目,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记者注意到,新村中每户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植了速生杨,一问才知,这是村委为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的一项“双赢”措施:集体出资,农户管理,成材后对半分成。这一举措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支持,至今为止,一棵小树也没有被损坏。村内每隔不远就设置了一个垃圾箱,15人的环卫队负责村内卫生的清扫、垃圾清运。由于管理到位,两年来村民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干净整洁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杂物。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去年10月,村里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集村委办公、党员活动、老年活动,学习阅览及卫生娱乐于一体的村务中心,还组建了太极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群众文体团队,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里投资3万元建起的160人的大型锣鼓队,更是受到了全镇人的喜爱,时常被邀请外出表演。

  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去年以来,村里投资16万元,新上200千瓦变压器两台,对各种线缆和附属设备进行改造。新打150米深水井5眼,无偿为村民铺设吃水管道、安装水表,并实行免费吃水。对参军入伍、考上大学的青年给予奖励,对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实行救助。帮助村内60岁以上老人与其子女签订了赡养协议。全体村民免费加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每年开展“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评选,全村文明新风日益浓厚。该村先后被授予“市卫生村”、“区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白一村也从当年的落后村跨进了先进村的行列。

  “等明年我们村全部完成了搬迁,欢迎你们再来看看,那时会给你们更多惊喜!”明媚的春光里,崔善教充满信心地向记者告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