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行人随意穿行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38 法制日报

  交通安全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是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跳动的脉搏。5月12日,记者在北京市惠新东桥、樱花园东街、东直门三地定点采访,发现北京行人交通违法的现象比较严重,有20%左右的行人有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翻越栏杆、闯红灯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不文明行为。

  惠新东桥有交警值勤照闯不误

  上午9时,下着细雨。记者来到朝阳区北四环的惠新东桥,这里是北京比较大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交警站在路中央繁忙地指挥过往的车辆,路边的协管员嘴里吹着小哨、手中挥舞着小红旗,维持着行人的秩序。

  9时18分,几位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推着架子车在红灯已经闪烁后仍慢悠悠地继续前行,等待的汽车频频按着喇叭,交通一度有点堵塞。记者迎上前问:“为何闯红灯呢?”三人尴尬地笑笑表示没注意。

  9时40分,一位学生模样打扮的年轻女孩来到马路对面,此时绿灯刚刚转换成红灯。这位年轻女孩停步犹豫了几秒,看到前排的几位行人正快步通过斑马线,也跟着跑过马路。记者问起闯红灯的缘由,这位女孩不耐烦地撂下一句话:“他们都闯,我怎么就不能闯啊!”然后匆匆离去。

  记者在路边观察到,10时至10时10分,共计有近二百名行人横穿马路,其中有41名行人违反交通规则,行人违法率在20%左右。这一点也得到了值勤交警杨警官的确认。

  “这里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高,每天高峰时每小时行人能达到三千人左右。”当谈起行人交通违法的问题时,杨警官坦言:“这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方面行人普遍有从众心理,认为法不责众;另一方面警力也确实不足,根本无法对行人一一处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闯红灯罚款最高也就20元。因此有的行人看到交警也照闯不误。”

  樱花园东街过街天桥几乎无人去走

  中午11时40分,记者来到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门前车流、人流络绎不绝。然而,记者却发现,一个相距一二十米的过街天桥上行人寥寥无几,几乎无人去走。

  看到三个刚从医院出来,三步一停两步一顿在车流中穿过马路的行人,记者不解地询问:“请问你们是去医院看病的吗?这样穿马路是不是很危险呢?为什么不走过街天桥?”他们很轻松地笑着回答:“是去看病,这样过马路……大家都这样,走天桥耽误时间,你看,走几步就过来了,注意点就行了。”

  12时10分,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孩拎着一盒饭小跑着通过马路,记者走上前说:“请问你为什么不走过街天桥呢?”她习以为常地说:“我是这个医院的大夫,宿舍就在马路对面,我天天都这么过马路,过天桥多麻烦。”

  记者在这里驻足采访的两个小时里,正是一天中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时段。记者注意到,不看路口红绿灯,横穿马路的行人相当多,加之有好几个公交车停靠站,所以造成马路拥堵现象很普遍。路口尽管有几个认真执勤的协管员,但对有一段距离的横穿马路的行人也无暇顾及。

  东直门外大街120分钟有123人闯红灯

  下午2时40分,记者来到朝阳区东直门外大街的一个路口。这个路口靠近东直门汽车站和地铁口,人流如潮,车流滚滚。

  急匆匆的行人在飞驰的车流中狂奔乱窜,从下午2时40分至4时40分,120分钟内竟有123人闯红灯。其中,既有年轻的姑娘、小伙,也有年迈的老人,还有年幼的小朋友;既有工程师、民工,也有邮递员、军人,还有小学生、中学生……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

  “这个路口离车站和地铁口都很近,行人拥挤且急于上车走人,闯红灯、跨护栏等交通违法情形早已司空见惯。”一位在路口驱赶小商小贩的城管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跟踪调查了几位闯红灯者。一位青年男子说,“闯红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自己有事着急去找人,况且刚才走到路中央发现车流量比较大,我就没有强行穿马路,而是见机行事。”

  当记者问及“你闯红灯时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危险”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没什么,我已经习惯了,从来没有被车撞到过。”

  在闯红灯的行人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其中一位大爷对记者说,“人年龄大了走路就有些迟缓,刚过马路时还是绿灯,可走到路中间就变红灯了。开始被堵在路中间时也不敢走,看到有人过就同他们一起过,因为一群人同时过马路是不会有危险的。”

  记者手记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知晓的规则;“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成年人都明了的道理。然而,在北京的街头依然能够目睹“我行我素”的闯红灯者的“风采”,仍旧能够欣赏到不走寻常路的“跨栏健将”的“身姿”。这种种的交通不文明现象与“八荣八耻”中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格格不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北京市提出要把首都打造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北京市民理应表现出应有的交通文明素质与水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规矩矩走路,莫再“潇洒闯一回”,真正做到“保护生命,平安出行”。

  新闻背景

  由中宣部、公安部等五部委部署的为期三年的“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现在起至2006年底,以“关注交通,保护生命”为主题,广泛开展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部委要求,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扎实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交通法治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努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 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