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破自然垄断的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00 正义网-检察日报

  中国的铁路、邮政等自然垄断行业长期存在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悖论——质次价高却又入不敷出。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这一问题愈发严重。尽管政府在解决问题方面也尝试着做了不少改进,但鲜有成效。笔者以为,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打破垄断,实行竞争性经营。竞争是提高服务质量,消除亏损的良药。但是,根据经济学、经济法学的普遍观点,铁路的垄断经营是一种自然垄断,它是合理的,不能被打破。古典理论认为,某些行业由于基础运行设施规模大、投资甚巨,回收周期也长,由一个企业提供全部服务,整个行

业的平均成本将会更低,而且在已有企业进入之后,其他企业往往不愿意再进入搞重复建设。这样,先到的企业就自然取得垄断地位,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行业的特点是,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庞大的网络状管线系统提供给客户和消费者的,如果允许竞争,网络的重复建设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如对铁路、电力、电信而言,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建立两套平行的铁路运输、电力传送、有线通信网。由一个企业提供服务是最有效率的,重复建设只会造成浪费。各国的反垄断法都允许自然垄断存在,认为它是没有办法打破的。国内最激进的改革理论也只是强调要打破在管线网络上营运的各种服务的垄断,从没有人怀疑过基础设施——管线网络营运的垄断合理性。

  2004年,笔者到日本神户大学师从日本反垄断法学代表人物、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恳谈会委员根岸哲教授作访问研究。到日本第二天去见根岸哲先生,在三宫(神户的市中心)换车时,笔者惊讶地发现,在不到一里地的范围内竟然有三个电车(即中国的火车)站:JR、阪急、阪神,有三家铁路公司在营运,JR和阪急的车站还是紧挨在一起的,在一栋大楼里进出。三家的线路都是同方向平行运行,到神户大学有四种选择,可以乘巴士,也可以乘三家铁路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到六甲山下。后来才知道,还有两家铁路公司:神户地铁和神户电铁。如果再加上新干线,实际上是六条铁路,五家公司在经营(新干线也属于JR公司),它们实行不同的经营策略,彼此竞争。

  近年来日本的经济改革更是异想天开,闯入到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另一个公共自然垄断领域——邮政。邮政民营化改革于1997年日本政府的行政改革会议《中间报告》提出,政府的执政理念是“能够让民间做的事就交给民间去做,能够让地方做的事就放权给地方”,把邮政民营化视为明治维新以来最重要的改革,“铁下心来,决此一战”。2004年9月10日,内阁会议通过邮政民营化的基本方针,决定2007年4月开始民营化,将现行的邮政公社改组为民间控股公司,分为窗口业务、邮政事业、邮政储蓄和邮政保险等四大子公司。

  日本人似乎根本没有自然垄断的禁忌,早在上上个世纪就破除了这一神话。长距离的巨大网络状管线投资根本不足以吓退现代资本巨擘。自然垄断只是个人资本数额相对有限的资本主义早期的神话,现代社会富可敌国的资本恐龙比比皆是,股份公司的创制更是为其插上了两翼,一条管线的投资不过是一盘大一点的午餐而已,现代社会网络状管线行业不再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资本的巨型化打破了传统的投资禁忌,所谓“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完全是资本侏儒自欺欺人的谎言,是古钱币方孔中折射出的无奈与软弱。“规模经济”虽是经营者的普遍追求,但并不是某一个行业的独有特征。美国在里根政府时期、英国在撒切尔政府时期开始对传统的自然垄断领域引入竞争政策,欧盟受其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打破自然垄断的改革。

  在国内,尽管人们对铁路、邮政服务怨声载道,但民营化改革和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却是我们的禁忌。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国家垄断经营是自然垄断行业的必然要求。但从现在的发展情势和远景看,要挽救中国的铁路、邮政等自然垄断行业,就必须开放这两个市场,实行竞争性经营。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实践总在进行。中国的铁路改革从1998年就开始了“网运分离”的改革,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搁浅了。最近又获悉,铁道部正在研究让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运输市场的方案。而邮政改革,国务院去年已讨论并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中国邮政届时将一分为三。由此看来,世上没有打不破的垄断!自然垄断只是一个过时了的神话!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云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