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名牌摩托 江门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09 南方日报

  名牌摩托江门制造

  ——写在2006年中国(江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开幕之际

  5月16日,2006年中国(江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06江门摩博会”)将在江门五邑华侨广场隆重开幕。本届经贸洽谈暨摩博会定位为“中国摩托

车行业一流展会,摩托车行业嘉年华”,这也是江门第一次以地区优势产业——摩托车产业作为主题的博览会。

  从进口摩托车交易到生产摩托车出口,20余年间,江门缔造了珠三角西岸摩托车产业集群的传奇。如今的江门拥有列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12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00多家。2005年,中国摩托车整车产量1700多万辆,占全世界产量50%以上,其中广东占全国产量27%,跃居国内三大摩托车生产板块(重庆、浙江、广东)之首。而作为广东板块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江门已经跃升成为全国摩托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地级市。2005年,江门全市摩托车整车产量227.4万辆,比2004年同期增长27.76%,约占全国产量的13%,完成总产值117.2亿元;摩托车出口64.8万辆,价值2.65亿美元。近年来,江门摩托车产业勤练内功,寻求在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等多方面的突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形成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独具特色的一面旗帜。

  摩托车检测省站“如虎添翼”

  今年年初,随着检测设备和配套工程的完成,位于江门市建设三路网山路段的广东省摩托车检测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并定于5月17日摩博会期间举行落成开业典礼。

  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就提出,广东要参照浙江邀请国家权威机构做产业竞争力研究工作的做法,认真开展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工作。同年5月,中远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开始着手广东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在这份历时半年的《广东省汽车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提出“作为国内摩托车工业三大板块之一,广东有必要设立面向南方各省份的世界一流水平的质量检测机构……检测中心的位置可选在江门市。”

  这个凝聚了江门乃至全省摩托车企业无数目光的检测省站预计总投资8085万元,有望在2008年建成面向华南各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检测中心,从此结束广东省没有一家国家级摩托车产品检测中心的历史。据江门市质监部门统计,目前省内的摩托车企业要进行“3C”认证、“公告”认证(即生产准入考核)以及环保认证,只能将样品送到路途遥远的天津、上海、西安等地的摩托车检测部门检测,不得不负担高昂的检测、运输等费用。按照广东省59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来估算,每年花在检测、认证等方面的费用就超过3000万元。

  经过试运行,目前,检测省站已在国家实验室认可监督和扩项评审中确认了摩托车产品(包括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并经省质监局考核合格证正式授权开展检验工作。在下一步争创国家质检中心的工作中,检测省站将在现有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追加5000万元,用于修建一个拥有多种可供摩托车科研实验用道路和符合规定要求的试车场。试车场将包含两条长分别为1.8km和2km的直线跑道以及一条长5.02km、宽7m的高速环行跑道。

  “检测站的建成和逐步升级,不仅可以为我省、特别是江门本地的摩托车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平台,更重要的是可以我们参与到国家摩托车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审核中,对本地企业避免技术壁垒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江门市质量与技术监督局局长蔡珠民如是说。

  “世界市场”呼唤核心技术升级

  目前摩托车行业因原材料涨价、运输成本及采购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同类型摩托车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摩托车行业正成为夕阳产业”这一说法甚嚣尘上时,江门的摩托车制造业却逆风飞扬。江门市硕普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建春认为摩托车产业依然是利润空间很大的朝阳产业。“只要树立起‘世界市场’的经营概念,加快摩托车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摆脱“同质化”经营,摩托车企业未来发展仍然风光独好。”

  谈到江门的摩托车产业,五邑大学机电工程系王大承教授认为,江门的摩托车每年产量达200多万辆,占据整个国内市场超过11%的份额,无论是技术水平、产能和在整个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都在不断地扩大。“江门制造”已经在国内同行业市场中竖了一面旗帜,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除了大长江、中裕等个别大企业以外,其他的整车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仍然较为薄弱,独立开发新车型的能力较为有限。一个新车型的开发非常考验企业的财力和技术实力,必须有能承担新车型不成功的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因此宁愿走仿制和改良之路。但企业要想发展壮大,技术创新和独立的研发能力是唯一的出路。”

  “不少企业‘世界市场’意识还不够,”相关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我国加入WTO后,摩托车行业的竞争已转化,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变为知识产权的竞争,摩托车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必须要设法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江门在初步形成集群效应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摩托车制造基地的“含金量”,建成或筹建数个产业平台,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有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技工学校,建立了摩托车工业高级管理人才、技工人才培训基地;还有依托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制度,成立了江门铃木摩托车技术开发公司、五邑大学摩托车技术开发中心硕士工作站等机构,为全市大企业及中小摩托车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与支持,并开通“中国摩托车商贸网”,为摩托车产业技术和商务信息流转、网上招标拍卖、物流配送等业务开展提供便利;还打造出自主品牌达10多个。

  品牌创新

  ——摩托车微利时代的突围之箭

  将于17日下午三时半召开的“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是本届摩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届时,来自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等,预计超过300人将围绕“质量与品牌标准与认证”这一论坛主题,共同探讨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江门摩托车产业等问题。“质量与品牌”再次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谈到“质量与品牌标准与认证”这一论坛主题,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蔡珠民表示,如今“品牌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摩托车生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但是目前一些摩托车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亟待加强。

  “得益于长期的摩托车贸易,包括江门在内的广东摩托车生产板块向来注重车型的外观设计,外观的时尚漂亮在三大板块中是公认的。但是,对外观的追求也使一些企业将目光停留在外观模仿上,而关于发动机、核心车件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却相对滞后。”江门市硕普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建春认为,目前国内摩托车生产企业最大的软肋就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在对企业品牌战略进行鼓励与支持的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强制性认证,通过提高企业准入标准来逐渐淘汰不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可以说,摩托车产业的“品牌竞争时代”已经到来,谁能在市场上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谁就能赢得市场。

  笔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江门市蓬江区正在加快引入天津摩托车研究院。目前,摩托车研究院第一阶段临时院区的建设已进入设备装配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6月)可以投入运行。第二阶段的永久性摩托车研究院也正在选址当中,预计两三年后,一座现代化、永久性的摩托车研究院将在江门正式落成。江门市摩托车研究院的主要筹建参与者之一、江门市蓬江区副区长李永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门很多小型摩托车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如今,摩托车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微利时代,摩托车企业只能依靠品牌、依靠技术创新,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天津摩托车研究院是我国目前最为权威的摩托车技术权威、摩托车技术标准发布者,作为独立、专业的设计研发机构,摩托车研究院落户江门后,可按照江门摩托车生产企业的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创新。业内人士指出,摩托车研究院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江门摩托车产业的研发水平,为江门摩托车产业的“品牌发展战略”锦上添花。

  参展车商访谈

  国内外众多摩托车企业对此次博览会积极响应,目前确认参展的国内外整车企业有20家,齐集大长江集团、重庆力帆、轻骑集团、五羊本田、广东奔马、大阳、华南飞鹰、广州三雅、中裕集团、民隆集团、大冶集团等国内三大摩托车生产板块的著名品牌。日式三大摩托车品牌SUZUKI(铃木)、HONDA(本田)、YAMAHA(雅马哈)届时也将亮相江门。此外,博览会上还将有100多家摩托车零配件生产厂家参展,参会人士预计将超过10000人。

  作为日系摩托车的三大代表之一,YAMAHA(雅马哈)摩托车将在此次摩博会上隆重登场。据雅马哈江门代理商——江门兴羚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景辉介绍,此次,雅马哈品牌将在面积达18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15辆整车,除了展出雅马哈系列的几款经典车型外,还有5款排量达1600cc或1780cc的日本原装大排量车型,每部车市值更高达20万至30多万元人民币。此外,3款目前尚未在国内正式上市的的雅马哈“太子系列”车型也将在此届摩博会上精彩亮相。“我们非常重视这次的摩博会,从接到主办方的参展邀请函之后我们就开始参展安排和展厅设计,展厅风格将着力体现雅马哈简约时尚的风格。”谭景辉告诉笔者,“主办方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筹备工作做得很充分。相信即将开幕的摩博会会是今年摩托车行业内的一场盛会,也是各个摩托车品牌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和参展的大部分生产生活用摩托车的商家稍有不同,致力于开发、生产摩托赛车及沙滩车的江门市硕普科技开发公司目前生产的摩托车整车全部出口。“我们将展台设计成金字塔状,在1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中,我们只展出4辆排量为110cc—125cc的运动型摩托车,出厂价均在1000美元以上。此外,我们还将展出我们开发设计的高档车架和精细零配件。”硕普公司董事长李建春表示,参与此次摩博会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品牌理念,也希望通过我们专业型摩托车产品给更多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提供开发产品的思路。

  “作为广东板块的核心力量,江门摩托车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企业树立起‘世界市场’的概念并致力于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一定能让这一产业发展得更红火。”李说。

  备忘录

  江门摩托车产业从贸易到制造

  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

  得益于“侨”牌优势,80年代,江门开始发展进口摩托车贸易。当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海外侨胞可以带一定数量的免税商品回国。江门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众多,进口商品需求大,一些人看准机会开始从事进口摩托车贸易。由于政策宽松、需求旺盛,当时的江门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摩托车交易基地,当时国内市场上约有50%的进口摩托车是从江门流向各地的。可以说,发达的摩托车贸易基础正是孕育江门摩托车工业的摇篮。

  成长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

  随着市场的发展,这时一些从事摩托车贸易的商人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开始将触角伸向制造业,但多是小规模的拼装和零配件生产企业。据统计,1992年江门全市的摩托车零配件生产的工业总产值仅有1.62亿元。真正标志着江门的摩托车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是1991年11月创立的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至1998年,江门全市规模以上摩托车生产厂家迅速发展到9家,年产摩托车23.1万辆,年产值达到19.93亿元。

  茁壮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2000年江门市出台《关于把江门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制造业中心的意见》,明确把摩托车工业定位为江门市支柱产业之一,并在随后几年成功举办了摩托车工业博览会和机电产品博览会。2002年,江门市政府批转下发了鼓励和扶持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了摩托车工业的发展环境。2003年,江门市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2005年,江门全市摩托车整车产量227.4万辆,约占全国产量的13%,完成总产值117.2亿元。

  本版撰文/卢秀华

  图/本报资料图片

  江门规模以上摩托车企业2002-2005年整车产量与行业总产值直方图

  图表略,详见本报。

  图:

  在全国三大摩托车板块当中,广东板块无论从销售、利润还是产值都是冠军,而江门则是广东板块当之无愧的翘楚

  现代化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

  江门的摩托车生产已形成产业链

  摩托车博览会成了江门的城市名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