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填报高考志愿注意这些变化(上)(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19 新文化报

  另外,在专业志愿中仍然设置“是否同意调剂”栏。

  影响高考志愿选择的因素

  针对目前一些考生填报志愿较为盲目等现象,韩主任讲解了影响高考志愿选择的因素。

  “很多考生和家长或许不知道,高校严重生源不足会导致高校在我省招生名额的浪费。曾经有过复旦大学在我省招收9名,而我省可提供志愿的生源只有3名的情况;还有一年,上海交大有40个招生计划,但我省没有考生报考,这就导致我省名额全部流失;南京大学有一年招收20人,我省只提供13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生源损失呢?”对此,韩主任首先讲解了高考志愿设置的基本原则。

  个例分析

  个例一:我只想上清华北大

  韩主任:在考生主观因素上,一类学生志愿整体偏高,盲目追求“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他们第一志愿报考重点院校,第二志愿、平行志愿仍选择也报考重点院校,这类学生往往不能实现第一志愿基本上就是回读了,白白浪费一年时间。

  个例二:我就想学计算机专业

  韩主任:真正决定学生一辈子做什么,不是学校而是专业。社会影响很重要,要用高校专业与社会职业对号,选择有行业差别、追求“实惠”,有的家长和考生强调院校类别,重视综合、理工、财经类院校,而轻农、林、水、地、矿、油,其实在后者院校中也有很多好专业可以报考。

  个例三:我想去沿海的学校读书

  韩主任:一些沿海等地院校由于地域条件好,本来不应有那么高的分数线,硬是被考生炒“热”了,所以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冷静考察院校和专业,不要全部以地域整体发展来衡量院校。

  影响因素

  韩主任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招生“双向选择”与考生“自我意志”的关系。要认识到选择志愿是“我选学校专业”,相对的是录取时是“学校、专业选取我”,考生自我意志必须符合学校、专业的选拔要求。

  二是要处理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本、专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考生在高校主要是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普通本科的专业基本是基础学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职业不断出现,高校专业与社会职业不完全对应,要避免“招生热,就业冷”和“招生冷、就业热”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名校情结”与自我发展的关系。韩主任提醒考生要注重个体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最佳结合,在专业选择上强调兴趣、爱好,选重点专业,同时注重本科后继续教育,防追“热门”,建议选取基础学科专业。

  四是处理好家长愿望与考生实际的关系。避免学生认为志愿填得很好,但家长期望值更高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填报志愿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孙淼 实习记者 米川 王璇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