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饥饿行动”,理解而不倡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1:27 南方报业网

  中国观察之葛剑雄专栏

  据新华网日前报道,南京财经大学63位同学发起并自愿参加了“饥饿行动”,按规则,这些同学从4月3日到23日的21天中的全部开销不能超过150元,平均每天只有7.14元,包括通信费和交通费。据说,“饥饿行动”在校内外引发叫好一片,从参加者、大学生家长、教授到党委书记,都给予肯定和赞扬。

  我以为,大学生自觉自愿地采取这样的行动,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和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一种超常规的体验加以纠正,这样良好的意愿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将“饥饿行动”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或者试图加以推广,那就未免想过太简单了。

  首先,矫枉不必过正。让同学们按城市特困家庭和校园特困生的生活水准过21天,虽然未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同学们还得从事正常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不能不受到影响。如报道中提到一位女生因买了一件衣服而超支,只能中途退出,那么如果此期间需要买参考书或文具用品也只能不买,需要花费钱的正当的课外活动也无法参加。“特困生能做到,我们也应该能做到。”这句话看来不错,但特困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部分特困生还能得到校方或社会的资助,其他同学突然要过同样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完成任务,吃饭以外的开支只能尽量不用,免不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如果要体会一下贫困生的生活,有一两天就足够了;如果要讲实效,不如按照中等的标准来作试验,时间也不妨长些。

  其次,这样的办法是否能收到持久的、普遍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记得以往为了达到“忆苦思甜”的目的,经常组织大家吃“忆苦饭”。我所在的中学一度规定,每月5日(发工资的日子)中午,人人要吃由糠菜合成的“忆苦饭”,然后才能领工资,以便进行新旧社会、甜与苦的对比。事实证明这样一种形式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往往适得其反,使受教育者厌倦和反感。少数人自愿参加可以办到,却无法在大多数人中推广。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已经过十多年学校教育,到了二十岁上下的成年人阶段,生活方式已基本定型,人生观、世界观大致形成,如果以为通过如此简单的行动就能加以改变,那就未免想得太天真了。实际上,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未必奢侈挥霍,而过惯贫困生活的学生同样会追求享乐。何况大学生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即使在学校“饥饿”,回家后或许会营养过剩。学生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坏习惯,往往是家长从小造成的。如报道中提到的那位家长,希望儿子所在的大学也搞搞“饥饿行动”,为什么不想想自己是怎样教育儿子的,有没有让“孩子知道父母挣钱不易和生活的艰辛”?

  而且,对大学生的开支多少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或者自己能通过勤工俭学或创业获得收入,在购买书报、电子设备、文具用品上多花些钱,在课余观赏文艺演出、展览,上博物馆、图书馆,参加体育锻炼、旅游、户外活动等,都有利于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也能弥补学校在设备和活动上的不足。这些都不能简单地用花钱多少来衡量。

  希望这些同学与校方以“饥饿行动”为起点,而不是满足于“饥饿”的结果,重复或扩大“饥饿行动”。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