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钱林波谈停车难的原因与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1:33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钱林波简历1962年生,工学博士。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停车难的矛盾并不是单纯依靠多建停车设施就能解决的,新街口这样的市中心地

区甚至还应当适度控制停车设施的容量。”日前接受采访时,交通规划专家钱林波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城市停车问题很复杂,要把它放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以审视与研究。”

  建筑配建规划历来滞后

  “随着小汽车的迅猛增长,老百姓对停车位也呈现出爆发式的需求。而就南京来说,停车供需矛盾在老城更加突出。”钱林波说,至2004年,南京老城的私家车已有2.5万辆,而居民小区的停车位却总共才7168个,不及需求量的1/3,而且其中为住宅楼配套建设的停车库仅占15%。由于大多数私家车占用小区通道,或是停在住宅楼下,影响了他人生活,因此扎轮胎、划车漆、从楼上往汽车抛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

  钱林波认为,停车矛盾的出现有其规划滞后的历史原因。对于建筑物尤其是居住建筑的停车位配套建设,我国以前在规划上从未予以重视。直到1994年,我市才开始实行建筑物停车设施的强制性配建标准;从1997年起,对住宅建筑才逐步提出配建停车设施的要求。“记得在1997年,月牙湖的梅花山庄居民小区率先使用了高配建标准,每10套住房配置3个停车位。我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因为我国当时高档住宅的配建标准也不过是10∶2。”

  钱林波补充说,这也不奇怪,我国在1988年首次发文规定建筑物停车位的配建标准,但对于普通住宅并无强制要求,因为当时还没出现私家车呢。

  政策不合理加剧停车矛盾

  “规划滞后造成了停车位的短缺,在建设和经营上的管理问题则加剧了停车难的矛盾。”钱林波分析了历史原因之后,又指出了停车难的现实原因。

  从设施建设上来说,依照国际经验,只有政府通过激励政策促使停车产业化,让经营停车有利可图,停车才能成为一个产业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我国,更不可能全由政府出资建设停车设施,因此也更有必要通过优惠政策,把社会资本吸引到停车产业上来。钱林波举例说,用地就是一块很大的成本,政府如按商业用地出让,投资商20年也不一定能收回成本,那就恐怕没人肯投资。而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不仅土地免费划拨,建停车设施还免征各项税收,因此私人停车场就很发达。

  从政府管理上看,停车费率的规定也很不合理。依照国外经验,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马路停车场收费高于路外停车场(库);中心区域的马路停车场还实行半小时或一小时累进收费制,停车时间越长计时费率就越高,以此来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而南京由于费率倒置,公用停车场尤其是地下停车库普遍大量空余,路边停车场却经常车满为患。在朝天宫地区,地下停车库因经营亏损,只得另外开设了洗车业务,而附近的空地与路边停车场却停满了车辆。

  通过交通发展战略解决停车难

  钱林波认为,对于停车位供需矛盾,应当按照城市总体的发展思路,放在以公交优先为核心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框架中加以解决。

  就南京老城近期的停车设施发展目标来说,重点是解决家庭基本停车位严重不足的矛盾。钱林波建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又采光不足的旧住房可拆除建为停车场(库)。市民广场、学校操场、小区绿地的地下,也都可修建停车库。

  马路停车场不能一律取消,只是应当适度控制规模,因为临时性的停车需求毕竟也应满足。但是,既然路边停车最为方便,就理应多交费。马路停车场获得的高额利润,应当补贴给亏损的公用地下停车库。另外,在城市外围的地铁和公交车站,不仅要修建足够容量的停车场,还应收费低廉甚至免费,以鼓励人们换乘地铁和公交车。

  “对于停车问题,也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要发展停车设施,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一味满足诱发交通拥堵与新的停车需求。”钱林波解释说,发展停车设施要与老城的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总体容量相协调,只能保持低水平的停车供需平衡,从而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改变大事小事都要开车的习惯。通讯员冯文玲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