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里走单骑 募捐换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2:42 新闻晚报
□晚报 何易 陶云生摄影报道

  余智祥,江西省星子县泽泉乡竹岭村人,1.5米高的个子,憔悴的面容显得比31岁的年龄要老。昨晚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复旦大学校园的路边,地上铺着一面红布,写着“智祥骑车走万里募捐换爱心”;旁边是一个白铁皮的“爱心募捐箱”;一辆深色自行车停在一旁。虽然已近深夜11点,仍引来不少热心的复旦学子和路人。从今年2月份开始,余智祥骑车行万里募捐,经九江、南昌、广州、厦门、福州等地,于五天前来到上海市,向路人和学生发起了募捐。下一站,他打算去北京。

  温情点燃爱心之火

  余智祥说,他小的时候,身为修理工的父亲几次被人无端殴打,他曾对社会产生躲避和仇视的心理。使他对社会与生活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缘于云南的一次经历。

  2003年,余智祥去云南打工,身上仅有的300元钱被人骗走。后来,他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村里的人都很穷,但十分善良。他在村里住了两个多月,村民免费供他吃穿,临走时还热情挽留他。从此,他决定要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村民们的爱心。

  2005年11月,江西九江等地发生地震,余智祥用积蓄和借款,为灾区捐献了8万元的衣物,为此欠下两万元的债务。从今年2月份起,余智祥开始了万里走单骑的募捐路。

  热心的上海市民应先生住在复旦大学附近,这两天晚上,他都为余智祥提供免费晚餐。

  希望能够感动社会

  余智祥手里有两本账本。一本用来记录捐款者姓名、捐款数目;另一本用来记录所有募捐款的去向。记者发现募捐款至今只有1400多元,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将捐款捐给当地民政局,然后就是帮助路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穷人。为避免捐款者疑心自己作假,每一笔款项的去处,都留有民政局的收据以及受助者的联系方式。

  “我搞募捐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是想让别人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智祥若有所思地说,“几个月下来,虽然只募捐到1400元钱,打份工挣的钱可能会比这多,但我只想通过我的行为唤醒更多人的爱心。”

  本周二,复旦大学自行车协会将邀请余智祥参加每周举办的自行车协会爱心修车活动。协会会长吴利华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呼吁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智祥的万里行。

  专家点评保护这份爱心

  “我们的社会应该允许和支持这种行为,但有一个前提———确保募捐发起者的身份确切可靠。”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专家马前锋表示,社会是多元化的,我们应该承认并提倡通过这种非正式的爱心活动来弥补社会机制的不足。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来确认募捐者的资格,来保护他们,不要将他们的爱心扼杀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