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你会“玩”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0:00 红网

  种种迹象表明,“休闲”正在大踏步地走近中国人,关于休闲的众说也纷纭起来,“休闲产业”、“休闲小康指数”、“休闲经济”、“休闲也是生产力”……象泡泡一样冒出来,还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的“休闲元年”。终于,以勤劳著称的中国人也开始“游手好闲”起来了!

  据悉,英文“休闲”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休闲和教育,主要指“必要劳动之

余的自我发展”。西方人很重视休闲,还把休闲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就是“手边的时间”,而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他甚至认为,“人唯独在休闲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席勒则认为:只有当人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玩”;只有当人“玩”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在西方人的骨子里,休闲绝不只是没事干时玩一玩、乐一乐,搓搓麻将打打牌,而是事关人之为人的前提。

  中国《说文解字》中的“休”,是“息止也,从人依木”。我们可以想象,古人在田间地头“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劳作疲累了,就走到附近的树下避避太阳,歇歇气,喝点水,或是靠着树发会儿呆眯会儿眼什么的,就是“休”了。“闲”,古体从门从月,《说文解字》解为:巢也,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巢也。可是愚以为,古体的“闲”是门中有肉,至少算得富裕人家,过得也就从容闲适些。“休”“闲”合起来,表达了古人对劳作张与驰、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可见,中国人的休闲是劳作的副产品,并没有上升到关涉人之为人的哲学高度。相反,中国文化里是缺少休闲文化的,或者说是不鼓励人们休闲的,中国人以辛勤劳作为荣,以无所事事为耻。古往今来中国人休息多于休闲,休息与休闲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被动的,是“再生产”的需要,而休闲是主动的,带有很强的精神价值追求。

  因此,在西方人看来十分正常的休闲,在国人看来很可能是吃饱了撑的。我在明恩傅(清末美国传教士)著的《中国人的素质》一书里看到这样可笑的记录:西方人在太阳底下打棒球,中国人万般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几个人去争一个球,为的只是在另一个人的“垒”里“毙掉”;他们同样不明白外国妇女为什么打网球:“她这样奔来奔去,人家付给她多少钱?”,当得知“没有钱”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认为完全可以雇一个苦力去干的事情,她何必一定要自己去干呢?他们根本不明白,外国人打棒球或网球是在休闲而不是干苦力。

  国人的可笑有见识的缘故,同时也可以看出休闲得有两个基本的前提:荷包温暖和有闲有暇。长期以来,为生存、生活奔波的中国人活到老累到老,荷包却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厚实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国人从来也没有象现在这么闲暇,一年竟有三分一的时间在休息。因此,对于我们的先人甚至长辈来说,“享清福”才会成一种令人神往的人生理想。

  不可得而神往,真正得到反倒不会“享”了,至少我知道我那“劳碌惯了”的父母暂时是不会休闲的。今天春节我把他们从农村接到城里过节,并打算让他们住上一年半载,可是只住了半个月,母亲就大叫喊住不惯,还是想回去劳动。何故?因为书报杂志她看不来,话剧、音乐会她听不懂,网上冲浪她不会,打牌打麻将她不爱,运动健身她不想,走亲访友无门,除了看电视、逛街就无事可做,一句话,她不会休闲。

  当然,作为特例这不足为训,但城市里有闲一族并非都懂得休闲的真义,或者说还不会“玩”。有的人“黄金周”跑出去花钱买罪受,有的人无事通宵打麻将,结果休闲比加班还累,似乎并不懂得“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更谈不上“自我发展”。看来,中国人还真得学学如何“享清福”,如何休掉那些“闲”,而不是闲而不休,休而不闲。

稿源:红网 作者:廖保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