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待群众“审验”干部政绩成常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0:10 红网

  浙江省临海市的78名基层党政“一把手”,前不久均在《今日临海》、《中国临海网》上公示了自己的年度业绩,请群众“打假”、提意见。这些“一把手”来自该市的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公示内容主要是“一把手”们过去一年在经济、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业绩。(5月9日《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尽管“群众标准”一直是我们衡量各项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但在干部

的政绩考核验收上,百姓很少有“话语权”,大多是“领导标准”凌驾于“群众标准”之上。在这样一种考核生态下,不少为官者特别是“一把手”,干工作、办事情,不是看群众的脸色行事,而是看上级领导的脸色行事;不是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取向,而是以上级领导满意不满意为取向。

  由于政绩评价主体的严重错位,导致“注水数字”、“泡沫政绩”大行其道。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景观”——不少领导津津乐道的“政绩”,群众却是另外一番评价:要么干部把政绩夸大了;要么对群众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政绩”,而是败绩,是干部为了升官而搞的花架子,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事实上,对付这种“潜规则”,最有效的手段是要“向下看”,让群众不再在干部政绩考核验收中“缺席”。不论领导干部自称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多少贡献,上马了多少“工程”,增加了多少效益,也不论这些政绩在汇报材料上写得如何突出,在各种会议上说得如何辉煌,群众才是最好的“裁判”,因为他们是干部“政绩”的最大受益者。退一步说,即使挤不出“水分”,对那些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的干部来说,也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在群众雪亮的眼睛注视下,往政绩里“注水”、掺假,那不是自打嘴巴、自断官路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临海市将干部的“政绩清单”通过媒体等形式“还给群众”,通过群众的“听证”、“审验”,不啻是防治虚假政绩的一剂良方。一是有助于转变部门职能、改进机关作风,鞭策干部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二是增加了考核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促进了依法行政;三是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树立了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诚信形象。

  可见,请群众给政绩“打假”、提意见,让群众成为核定官员政绩的“主裁判”,其“勇气”可嘉,而且顺应民心,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政绩考核理念和“吏治”思路。笔者期待临海这种创新之举在运作过程中日臻完善,远离形式和“作秀”,成为更多的党政部门考核干部政绩的常态程序。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