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能让“卖血式”脱贫成为社会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1:25 华夏时报

  日前,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北京大学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宣告闭幕。其间,有专家认为需要防止“卖血式”脱贫,即在以工业化方式试图脱贫的过程中,地方不得不承担一些项目所带来的污染环境,使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更加脆弱,从而使脱贫之路陷入困境。

  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按照683元人民币的年人均收入标准,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

贫困人口有2365万人;按照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将不少于2亿,仅次于印度。随着扶贫工作的继续开展,某些地方近些年来开始为以前不成熟的脱贫思路付出代价,陷入了“收入水平低——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收入水平更低”的恶性循环怪圈。而且,脱贫之后的返贫现象日渐突出。

  有两个主要因素导致“卖血式”脱贫的发生:其一,地方政府需要立竿见影的即时发展,以应对当地的脱贫压力,而部分地方官员寻求政绩的冲动加剧了问题的惯性,这些造成了牺牲资源与环境的事件不时发生;其二,囿于历史的局限和思维方式的陈旧,环保成本的概念缺失使得部分脱贫思路较少考虑到一些项目的可持续性,部分项目的论证和审核较为宽松,从而使本该避免的后果演变成为现实。就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两个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不表明没有化解的思路,更不能成为相关方面推卸责任的托辞。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累积了相当丰富的智力资源与资本实力,探索新的扶贫思路和加大扶持力度,已经成为让贫困地区摆脱恶性循环的当务之急。

  强化社会救助,是修补社会断裂与校正社会失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折射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公共责任。社会的和谐,需要发展中的平衡。经济增长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包括城乡贫困人口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的改善,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扶贫制度的设计在考虑时效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卖血式”脱贫不会成为社会之痛。

  ⊙本报评论员任孟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