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让一位母亲免于绝望(三家村晨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2:04 江南时报

  是在前天,所谓的母亲节看到的消息,一个曾经窘迫的人帮助了一个现在窘迫的人:5月13日上午10点左右,盛某来到南京建邺路与丰富路交界处的恒财土菜馆,当上一名服务员。她住在莫愁湖附近,已和丈夫离婚,有个16岁的儿子,生活很困难,一直想找份工作,但又没有什么特长,因此始终找不到,心灰意冷,只好接连几天呆呆地坐在马路边上,不想吃也不想喝。土菜馆好心的卜老板发现后,决定让她到饭店打工,而在几个月前,卜老板也是一位下岗工人(据5月14日《扬子晚报》报道)。

  这是一件放到任何时代都会令人感动的事情。解读这一新闻,我们会得到很多视角,比如慈善、人性、现状。但真正打动笔者的,却是这样一句话:“心灰意冷,一人呆坐在路边好几天,不想吃也不想喝。”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绝望。

  我们从主流“知识”那里所能获得的常识是,一个母亲几乎是永远不知道绝望的。我们还记得刘欢当年献给下岗工人的歌曲《从头再来》,也还经常能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广告画面:年轻的母亲走过贴满招聘启事的街道,神情落寞,她回到家里,幼小的女儿在用某品牌的洗衣粉为她洗完衣服后睡着了,留下一个条子:“妈妈,我也能干活了!”于是她在潸然泪下中感悟到生活的希望一面。

  事实上,从这些积极的信息中,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一个母亲其实是容易绝望的,即使卓绝如《九香》之九香者,那种凄楚的心灵动荡,也是不时出现。但是,艺术家或者说更多的人们相信,一个母亲的绝望是容易被改变的:下岗工人从《从头再来》的旋律中得到灵魂的安慰;年轻的母亲从女儿的条子中得到士气的重振。

  姑且承认,是这样的。可是,在告别绝望或者“减轻”绝望之后,关键问题——就业,马上就一马平川了吗?我觉得不是这样。灵魂的安慰和士气的重振属于主观上的自我暗示,理论上不代表工作岗位的媚眼,甚至不代表任何相关形势的好转。客观地说,就业率的冰冷数据永远不会随人的心情而改变。在上述新闻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直想找份工作,但又没有什么特长”这样的描述,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描述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新闻还告诉我们,在干这个工作之前,本觉得到饭店打工不好意思的盛某也进行了类似围棋比赛的“长考”。这一结局又最大接近了某种说教:只要不挑肥拣瘦,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我觉得这很奇怪:既得利益者随心所欲地就一个体面的岗位进行交易却不受指责,但是穷人在“有没有面子”的问题上稍加迟疑就很容易受到指责。这当然是一个题外话,可是,它和“想找工作但没特长”一样,都能用来帮助说明笔者的判断:对弱势者进行官方的公益培训必须加强,因为送岗位一类的好事不符合“授人渔”的标准。如果我们还是只能看到老板们一批批地“破格”进入名校镀金,还是只能看到绝望中的母亲把大街当作心灵的“朋友”,那这事也难免让人失望。

  作者为本报首席编辑

伍里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