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河岸边的幸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4:5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地处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景区每年都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人次,创造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基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成为以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

  近日,记者来到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采访了景区负责人和当地村民。

  新旅游创造新生活

  “景区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和挣钱机会,把他们祖祖辈辈的生计、致富问题解决了。”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雒国栋告诉记者。当地农民以前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雒国栋对记者描述了这样的顺口溜:“山下黄河白白流,山上吃水贵似油”、“山上光棍多,姑娘下山坡”。这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山区农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30多年过去了,景区由荒山秃岭,发展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当地农民也尝到了景区发展带来的甜头,不仅解决了吃水难,而且男青年也找上了对象,过上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据介绍,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正式职工中,当地村民就有200多人,占职工总数1/5。景区内还有300多名农民商户,从事饭店、电瓶车、牵马等旅游服务。据统计,景区内现有旅游电瓶车45辆,马匹200多匹,照相户、小摊点100多家,从业村民多达2000人。村民们还将山上野菜和当地农产品,如邙山红薯、时令蔬菜、大葱卖给游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廷清深有感触:“以前,山区道路不通,村民住在破窑洞里,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相当贫乏。由于景区的发展,村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变。”

  景区市场营销处处长李跃峰对村民的生活作了一个前后的对比:“20年前,很多家庭连手扶拖拉机都没有。现在,70%以上的村民家里有汽车、电话,子女入学率达到了100%。”

  “旅游使我们受益最大”

  杨利平,惠济区古荥镇黄河桥村九组村民。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开着一辆旅游电瓶车从景区广场驶过,记者坐上了她开的电瓶车,她说:“我在景区已经开了两年电瓶车,家里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全都有了。景区发展了,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当地的农民。”杨利平脸上充满了笑意。

  在黄河岸边的跑马场上,记者和许多游客过足了骑马瘾。为记者牵马的是一个精壮的黄河汉子。他叫张永春,惠济区古荥镇张定邦村一组村民,以前在家种地,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在景区从事牵马旅游服务以来,收入也多了,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宋本茂的幸福生活

  宋本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桥村九组村民,今年59岁。“景区发展了,带富了一方农民。现在全组80%的村民在景区从事划船、牵马、照相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7000元至8000元。”宋本茂说,“我在景区经营一家窑洞餐厅‘兴隆酒肆’,一年收入五六万块钱,现在我也开上了面包车。”

  老宋每天早上都要环绕景区的沉沙池跑上一圈。他说:“景区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村民就像生活在‘大氧吧’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建设新农村,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村民的自觉行动。”说到这里,老宋是一脸的幸福。

  □吕桓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