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拯救民勤 我们义不容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8:53 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石玉龙实习生宋彦龙)“作为一个民勤人,晨报的行动让我内心很激动,真的万分感谢,这是我们许多在外的民勤人想做却不知如何去做的事情……”第一个打进本报热线的马俊何激动地说。“我虽然生活在绿水青山之间,但对沙尘暴也十分关注,我想当一名治沙行动的志愿者,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到环保行动中来。”湖南的袁中海先生打进热线如是说。5月15日,许多读者打进本报热线96555 ,他们中有民勤人、兰州人,还有全国各地人士……他们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拯救民勤、拯救家园我们义不容辞!”

  一股暖流涌上心间

  当日上午9时许,第一个打进本报热线的马俊何先生告诉记者,身为民勤人,一年前,他和几个老乡建立了一个专门宣传民勤的网站,目的就是想通过网站让更多的人关注民勤、拯救民勤。“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让他看到了拯救民勤的实际行动。来自民勤的马兴德在电话里说:“看到晨报报道,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间,真的感到特别欣慰、特别高兴。”他告诉记者,他的家乡位于民勤县风沙最严重的西渠乡,看到他童年时代还“草长莺飞”的家乡如今沙化得如此严重,作为民勤人他感到很沉重。如今晨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真的到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来自民勤的张小兵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着被沙漠威胁的家乡,想做点什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晨报所做的正是许多民勤人想做却不知该如何去做的事情,真的很感谢。

  呼吁高校学子行动

  25岁的青年魏巍、74岁的韩世和老先生是两位兰州读者。在电话中,魏巍说,他要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到拯救民勤的队伍中去。他呼吁兰州各大高校的学子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以青年人的实际行动唤起人们关爱家园的环保意识。74岁的老大爷韩世和激动地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去过民勤,那个地方的瓜很甜,人也很朴实,上世纪80年代那里还是个好地方,如今得知那里风沙肆虐,他真的很着急。“民勤和兰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民勤变成了第二个罗布泊,那兰州的沙尘暴就会更多,拯救民勤兰州人也义不容辞!”韩大爷激动地说。在采访中,韩大爷拿出一份关于一种名叫“四翅滨黎”的灌木资料说,如果在民勤退耕还林防风治沙当中需要这种耐旱、耐盐碱的植物,他将免费协助进行育种、推广提供技术。他还告诉记者,虽然他这把年纪了,但他还是希望成为一个志愿者,也为治沙出一份力。

  “湘风”吹来喝彩声

  当日,本报热线接到湖南株洲袁中海先生的电话,袁先生称,他虽然生活在绿水青山之间,但对沙尘暴也十分关注,尤其是今年春天首都北京也多次被沙尘侵袭,他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西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比如敦煌莫高窟、武威铜奔马等,虽然他身在水乡,却也不愿看到西北地区成为荒漠,更不希望看到祖国的首都常常笼罩在沙尘之下。袁先生认为,“拯救民勤全球行动”是从大局出发顺应民意的大好事,唤醒了每个中国人的环保意识。袁先生是一名下岗职工,现在做个体生意,他将捐款500元,以表达他的心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