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李友灿为什么奉金钱为上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9:26 浙江在线

  原河北外经贸副厅长李友灿,是一个有点“另类”的巨贪:虽然他受贿额高达4744万,但这些钱他却很少挥霍,也从不用来接济亲友,甚至对一手抚养他长大、现在靠替人养猪过活的亲姐姐,也舍不得给一分钱。对他来说,最大享受竟然是“偶尔到藏钱的房子,把那些现金一摞摞铺在地上,静静地‘欣赏’”(5月14日《法制周报》)。

  李友灿的这一偏好,让我想起了不朽的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典型人物“吝啬鬼葛朗

台”。葛朗台老头心狠手辣,甘愿为金钱放弃一切情感。他在弥留的时候,念念不忘的也仍然仅仅是金子。他对女儿说:“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然后用发绿的眼睛盯着金子说:“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在崇拜金钱这一点上,李友灿简直就是葛朗台在21世纪中国官场的一个翻版。对他来说,金钱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金钱就是他的上帝,是他人生的最高信仰。

  解读李友灿现象,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制度不健全”。不过在我看来,“制度不健全”也许可以解释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他的受贿行为,但却不能解释他何以形成这种葛朗台式的人生信仰。换言之,“成就”李友灿这样一个“典型人物”,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不健全的监督制度;再一个就是李友灿对金钱的信仰和崇拜。

  那么,李友灿为什么会把金钱作为上帝?我认为,作为一个缩影,这其实反映了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精英阶层的许多人当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信仰真空。由于不再相信任何超越性的人生价值,金钱才顺理成章地填补真空,成了唯一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信仰真空必然会出现道德真空,因为信仰是道德的前提与基础。信仰是人对生活及生命意义的解读,它表现为对现有物质利益乃至现实世界以外更高价值的敬畏与追求,由于有了超越于现实功利以外更高尚与长远价值目标的追求,人们才会约束在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欲望,人们才会约束自己本来具有的所谓“经济人理性”,即自私的本性。

  简而言之,人是因敬畏而克制,道德因信仰而生。没有信仰的人,最后必然走上把金钱当“上帝”来信仰的道路。这种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是不信“邪”的,对他们来说,任何“功利”二字以外的东西都请免开尊口。他们当然不会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当然不会慎独,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道德。这样的人,如果在民间,则表现为制假贩假、偷税漏税等,如果在官场,有了李友灿这样的权力和机会,则必然会成为李友灿式的人物。

  出现信仰真空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近二十多年来,我们的主流社会思潮中包含有过多、过重的实用主义的因素,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重建信仰是困难的,但却是不能回避的。因为不如此,我们就很难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发展也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如何在综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逐步为一部分人重建信仰体系,并大力提倡、积极引导,使中国社会的功利心有所消退,空灵之气有所上升,使国人的精神有所皈依,为国人建立起一个精神的家园,杜绝李友灿式的人物的出现,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作者: 郭松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