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依托教材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0:17 生活报

  本报记者 吕晓艳

  本期名师:韩蕴霞

  哈市第一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

  省内许多考生问:这几次模拟考试历史学科普遍存在知识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平时只知道机械地背教材知识点,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拿起笔来却不知道如何答题,在考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应如何冲刺?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到全面、系统、准确、灵活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所谓全面,就是要对五册教材全面地进行复习,从目录到大事年表,从课文到注释,从文字到插图,都要进行复习;凡是课本涉及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事物、概念等基础知识,都必须逐一加以掌握。要做到重点知识不放过,一般知识不漏掉。

  所谓系统,就是复习时将教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整理出梗概,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认清时代特点,明确时空概念,使知识点变成知识面;把众多的史实梳理成几条基本线索,抓住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

  所谓准确,就是扎扎实实搞清基本概念,防止相似之处的混淆,避免张冠李戴。

  所谓灵活,就是要思考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纵横、古今、中外等方面的联系,扩大知识纵横交错的立体感,注意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跨度。

  要全面、系统、准确、灵活地掌握历史知识,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利用教材的章节构建知识结构,依据考试说明和教材的章节落实一个个知识点,使知识向两头发展:一头是知识的粗化,粗化到章节,这是宏观把握,也就是构建知识结构;另一头是知识的细化,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特别是平时易混的地方、自己感觉特别乱的地方和不熟的地方。这样,就能做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宏观把握有利于回答跨度较大的主观性试题,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微观把握则在宏观的基础上落实知识点,防止前面提到的机械记忆、张冠李戴等问题,有利于整体把握知识点。

  复习时应先看课本目录,熟悉章节顺序结构。五本书每册书共有几章几节,每章每节标题是什么,每节下有几个子标题,这些问题不但应该熟记,更要在头脑中搭起全书的基本框架结构。在这个框架结构下逐章逐节复习。了解了章节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以章为单位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以节为单位复习大事件,逐一落实知识点。下面以世界史为例告诉大家如何以章节为依托来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6世纪)

  14、15世纪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这就标志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要紧紧围绕着资本主义兴起这一时代特征,重点掌握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以及第三节文艺复兴,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宏观把握。微观上应把握新航路开辟(原因、条件、过程、影响)和早期殖民活动(表现、原因、特点、后果)。文艺复兴的(原因、概况、意义)。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17~18世纪)

  本章共八节,去掉三节阅读课,剩下五节: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四节欧洲启蒙运动,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六节美国的建立,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归纳起来有四件大事: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就其性质来看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第四节欧洲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欧洲启蒙运动可以作为法国、美国、拉丁美洲革命的原因来掌握。这样上述五节就在总体上体现了17至18世纪历史的阶段特征,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从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过程(领导者、斗争方式、措施、内容、特点等)和影响(结果、积极意义、消极影响、评价)三大方面依据教材复习。这样,围绕这一章的标题———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自然就能归纳出来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世界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第三章资本主义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本章共六节,依据考试说明考五节内容,要注意这五节的相互关系。这一时期应该围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展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节)(英国工业的前提条件、过程、特点,英、法、美、德等国工业革命的历程、特点及成因,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以下几节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把各国市场合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五节);工业革命推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导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扩张,亚洲掀起革命风暴(第六节);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西方,东方多数国家和地区并入资本主义体系;工业革命工厂制出现,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发展(第三节)。

  本章的知识网络如下:

  工业革命包括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包括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亚洲掀起革命风暴。

  以上内容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章共五节,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节),以后四节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第二节)———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节)。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如下:

  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解放运动———亚洲的觉醒———殖民体系形成;工人运动的发展———列宁主义的诞生。这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二、三章的知识可以整合,第一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二章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可以作为一战的影响来复习;第二章第三、四节和第三章可以作为二战来复习。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上世纪90年代),本章依据考试说明共五节,可以归纳三条线索:

  国际关系: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级格局的形成———最终确立———两级格局下的美苏争霸(第1、4节)

  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点掌握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阶段性特征)(第2节)亚洲经济(第6节)

  社会主义: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第3节)可以将第六章的科学技术(第1节)并入本章复习。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本章共三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一节);世界政治的发展(多极化)(第二节);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第三节)。

  认清时代特征,明确时空概念,在总特征作用之下明确各条线索、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具体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去考查。学会以教材章节为依托,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在回答主观性试题的时候,你就可以依据题目要求,到知识网络中寻找答案。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