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零接待”为何远离初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1:47 浙江在线

  宁波市实施“村级公务零接待”迄今已经一年多。多数村至少在数字上达到了“零接待”这一目标。但由于深受基层“接待”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一政策的效果与其制定初衷并不完全一致。一是“‘其他’就像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二是禁止了“公务招待”,“商务招待”依然适行其道,三是“以私贴公”,村干部有自己企业的,每年收入不菲,就“自掏腰包”接待。(5月15日《新京报》)

  显然,“零接待”的新规彰显清廉之气。当村级接待吃饭已成了长期以来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不吃饭办不成事几乎已是通行的“潜规则”,而饭桌上的气氛更已是时下融洽上下级关系重要的润滑剂,“零接待”的一个“零”字,令人为之一振。而“零接待”坚持一年多,至少在数字上达到了“零接待”这一目标,也充分表明,彰扬正气的规章制度,必须如此坚决,不留余地,才有意义。

  但是,这样一个似乎毫无通融余地的坚决措施,却依然在执行中出现变样,这说明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廉政建设的腐蚀性,已是多么严重。显然,面临一个十分顽固的已经惯性运转的现实环境,新规定必然要遭遇巨大阻力。譬如于村干部来说,“零接待”或多或少会得罪某些上级部门和领导,由此给自己今后开展工作带来不便,甚至还有可能影响自己的“仕途”。而且,“零接待”也必然让自己少了“油水”。凡此种种原因,都使“零接待”在落实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远离初衷”而靠近灰色的“潜规则”。由此可见,推行廉政建设,防止落实中的“远离初衷”,比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更重要。

  不可否认,村干部无论以哪种方法变相突破“零接待”,都掺杂着个人私欲。因此,保证“零接待”不走样,一是要加强监督,“零接待”的“远离初衷”,其实关键还是监督出了问题,因为,“零接待”制约的不仅是“零”,更在于“接待”。因此,管住了数字上的“零”,不足以表明“零接待”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二是加强教育。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其执行的主体具有自觉意识。其实,出台“零接待”,对村干部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欲才刚,只有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村干部,才有推行“零接待”的胆识和勇气。因此,推出“零接待”后,还必须同步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提高对“零接待”的认识,才能避免“远离初衷”。

  “零接待”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体现了群众利益至上的宗旨,是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村集体经济收入本来有限,村级接待开支,如今已让许多村级经济不堪重负,因此,即便“零接待”落实中“远离初衷”,但于还村干部清白、有利于老百姓监督、减轻村级财政负担,仍作用明显。落实中的“远离初衷”,其实恰恰从反面表明了“零接待”的必要,而唯有对“远离初衷”的现象予以强力的纠正,“零接待”也才有可能不折不扣地坚持下去。


作者: 钱夙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