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婺源探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2:53 新闻晚报
□撰文 易沁

  虽说祖籍安徽,也算个安徽人,但对其生活习性素无好感,很有点忘记老祖宗的意思。但近来对上海菜的渊源进行探讨,居然有称上海菜主要来源于徽菜。这让本人吃惊不小。小时候老家姑妈曾来家小住,也尝过她老人家厨艺,感觉烧菜喜欢放酱油,都是红彤彤的,就连豆腐都是红烧的。现在才明白,上海菜的浓油赤酱,原来是来自于徽菜。

  五一长假,结伴去江西婺源旅游,我却多了一个心眼,顺便考察阿拉上海菜的源头

。熟悉婺源的都知道,虽说它现在划归江西,但早在宋朝时婺源隶属徽州,一直到1934年才划归江西。之后又因当地士绅要求短暂回归徽州2年,因此无论从民风民俗考证,徽州风韵婺源无处不在,而且是保存最完美的。在婺源任何建筑都是白墙黛瓦,屋顶必须安上两组以上翘起的马头,无论是古居还是城镇民居都不例外,纵然你是腰缠万贯的大户,抑或政府部门,认真得就连地道的徽州人也自叹不如。

  在婺源上饭店不下五六次,其中还有一次是在古树参天的晓起村的民居里就餐。婺源的菜红烧居多,味道偏咸,不像江西菜那么辣。山区多的笋菇之类的山珍,算是这里的特色,但无论干锅或者炒烩,几乎也都放了酱油。这就让我证实了上海菜为何浓油赤酱,为何它的另一个源头是宁波菜,是以咸臭鲜为特色的甬菜。想来存在决定习性,旧上海的生存竞争惨烈,决定了饮食习惯,节俭实惠,就像宁波人的一句口头禅:“菜呒过哦(不要紧的),饭吃饱。”当然吃白饭是不行的,只能把菜做得咸一点,于是徽菜的浓油赤酱,甬菜的“打死卖盐”的,都被老上海接受了,精明的祖辈们还是不忘尽可能地美食一番,在浓油赤酱和咸臭中寻找鲜头。

  婺源最具特色的徽菜,要数红鲤鱼和粉蒸肉。

  红鲤鱼是当地的特产,鼓鼓的脑袋胖胖的身子,通体鲜红的,看上去就像阿拉老城隍庙九曲桥下的观赏鱼。同行的有些不忍下筷,咱是老吃客什么都得品味。下箸挟了一块,肥肥嫩嫩的,蛮好吃,没有鲤鱼的土腥味。当地人说,红鲤鱼产自山里河溪,水流湍急,土腥味自然少了。粉蒸肉也放了酱油,但勾芡的粉不多,淡淡薄薄的。原先本人是不太敢品尝粉蒸肉的,因为好几回一口咬上了一包油,入嘴后油腻得发呕。山里人实在,选的猪肉都是五花肉,在抹了一层粉后,倒比阿拉上海红烧肉清淡了。

  因为借宿农居,与主人有空闲聊。他说现在婺源人也“海派”了,他们农家菜也能根据游客口味,因人而异。这话倒不假,同桌的有“点辣不沾口”的,他特意关照下去,端出来的菜真的没有丁点辣味。不像在川湘等地,千叮咛万嘱咐,结果端上来的蔬菜都是辣的,原因是根深蒂固了,炒菜的锅子让辣渗透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