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野菜味道虽美采食慎防中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2:36 深圳特区报

  每到周末假日,登山锻炼的人很多,有些市民在登山时顺手采摘野菜带回家食用。专家提醒——

  野菜味道虽美采食慎防中毒

  昨日,市民刘女士致电称,前段时间她与家人前往梧桐山游玩,发现山上有许多野
生“蕨菜”,于是,酷爱食用野菜的她忍不住采集了一大把带回家。煮熟食用时发现这道“蕨菜”非常苦涩,与平日所食大相径庭。刘女士特意向本报求助,寻找辨别食用野菜野菌的常用办法。

  采食野菜有季节性

  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野菜入肴的习惯,甚至部分野菜可以用于治病。大部分野菜可以食用,如:马齿苋、马兰头、灰菜、野苋菜、荠菜、苦菜、车前子等。

  据深圳市第二人民

医院营养科专家张懿韵介绍,刘女士提到的野蕨菜,属凤尾蕨科类,是长年生长的草本植物。春季采集时,这种野菜的嫩叶外形为拳卷式,不仅可以食用,营养价值也很丰富。新鲜的野蕨菜本身性味就微涩,甘平,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如清热、滑肠、化痰、解毒疮等。但其他季节时生长的蕨菜口感都不如春季的蕨菜感觉好。

  野菇虽美谨防中毒

  我国每年都有发生因采食野菜、野菇而中毒的事件。如今,适逢野菜、野菇的生长旺季,市民须慎防误食有毒的野蘑菇。

  据了解,我国目前可以食用的蕈类(蘑菇)有300多种,有毒的蕈类约100种左右。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有10种左右。由于生长条件不同,各地区发现的毒蕈种类也不同,根据大小形状不一,所含毒素不一样。

  张医生介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有的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数种毒蕈中。像毒蝇伞蕈、丝盖伞蕈、豹斑毒伞蕈等都是含有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毒素;黑伞蕈、乳菇属的毒蕈等,多属于引起胃肠道毒性反应的毒蕈,上述这些毒蕈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都有此蕈生长。

  深圳作为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温度湿热更适合这类毒蕈生长。这些毒蕈误食后,一般潜伏期最快为半小时至4小时,有的6~7小时开始发病;引起精神症状的毒蕈发作最快时间有的可达10分钟发病,主要表现流涎、流泪、潮热、谵妄、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等,抢救及时死亡率低;如果是引起脏器中毒损伤的毒蕈,中毒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多半病人都是由胃肠型中毒后,部分毒肽进入内脏,引起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表现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肝坏死等。

  她强调,一些野菜虽然无毒,但并非人人可以食用,以野蕨菜为例,阳虚体质、脾阳虚、脾胃虚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容易引起腹痛和腹泻。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张医生介绍说,吃野菜要有一定的讲究。像山药菜、山蒜等这类野菜就有微毒,吃前一定要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否则食用时会出现全身不适,严重者会出现皮肤斑疹。食用野蕨菜前,最好先将蕨菜根外表的皮去掉,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用开水略炒一下祛除涩味和黏液,再进行烹饪。

  她说,根据有关资料,树上的野菜不宜炒着吃,因为又黏又涩,难以下咽,如榆树钱、刺嫩芽等,它们只能蒸着吃或者做成酱。而久放的野菜不能吃,最好现采现吃,因为放久不仅营养素大大减少,而且味道很差。另外,苦味的野菜不宜多吃,这类野菜多半味苦性凉,过量食用会造成脾胃损伤。她强调,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如郊外的

化工厂周边地区、废水沟等,因为受空气和土壤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铅和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请刘女士领取报料奖10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