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惊异于铁边城变化大 94岁老红军方国安心愿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2:55 红网

  红网5月17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何 敏) “铁边城变化这么大?谢谢你们,谢谢晨报帮我实现心愿。”17日,在老红军方国安的家中,本报记者将“长征路上·心愿之旅”的两篇报道,以及陕西《华商报》传来关于铁边城的照片,一起送到方国安手中。

  心愿实现了。94岁高龄的方国安握着报纸,把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微笑着,激动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人惊异于铁边城的变化

  17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方国安家中时,他正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给他朗读报纸,83岁的夫人、曾是八路军的谢彬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见到记者,方国安马上让小伙子停止念报。他握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晨报帮我实现心愿!”

  记者随即将报纸和铁边城的一组照片送给方国安。由于眼睛在战争中受过伤,他必须戴上眼镜、仔细地分辨才能看清。

  其中一张照片是铁边城周边黄土高原的风景,他指着照片上翠绿的景色说,在他的记忆里,铁边城周边的这些山全是光秃秃的,根本没有树也没有草,那时候哪有绿色?记者告诉他,由于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才有了现在山上的一片翠绿。

  “你们看,铁边城现在有了砖房啦,变化真大!”另一张照片上是铁边城的普通民居,方国安说,长征那时候,铁边城里只有一排窑洞,没有砖房。“你看这房子,当年毛主席在延安住的也就是这种砖房,但铁边城绝对没有!”他惊叹于铁边城的巨大变化。

  “老百姓把我们当成自己崽女”

  方国安的夫人谢彬告诉记者,16日,是她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晨报的报道念给老伴听的,念了很长时间,两个人都入迷了。方国安的眼睛在长征路上受了伤,后来还动过几次手术,但因为报纸上的字太小,他仍然无法自己看报纸。

  “那还是在长征途中,大部队走到贵州的时候,我的眼睛中弹了。”方国安回忆,1935年,长征部队来到贵州遵义市娄山关,与当地军阀发生了一场激战,敌人的子弹打进了方国安的右眼,他忍着疼痛继续杀敌,直到一个战友指着他血淋淋的眼睛,他才知道。团政委交代卫生站要好好给他治疗眼睛,但卫生站条件不好,伤势过重,方国安的右眼因此患下眼疾。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掉队。

  在铁边城终于摆脱了追兵,本以为可以吃一顿好的,没想到整个铁边城只有几个窑洞,正因此,铁边城才给了他极深刻的印象。“受伤之后,老百姓对我们红军真好,有的老百姓为了保护受伤的红军,还说红军是自己的崽,自己的女,老百姓也真是像对待崽女一样对我们。”他还记得,在铁边城里,晚上跟老百姓一起住窑洞。只是年岁太久,他已经不记得当年住的那个窑洞的主人姓什么,家里有几口人了。

  看看电视,打打保龄球安度晚年

  1936年长征路上经过铁边城的那一回,是方国安惟一一次对铁边城的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军区组织我们去延安和西安看了一下,但是没到铁边城。这么多年,再没到过西北。”方国安说,现在他从照片和报纸上了解到了铁边城的情况,知道那里发生巨大变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看来我是不太可能再亲自去一趟铁边城了!”

  现在的方国安,子女都已成家,住在长沙的大儿子每个星期来看望两位老人。其他时间他与老伴生活在一起。方国安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自己还可以打保龄球,很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我还能打

麻将呢,当然啦,不能打钱的!”老人哈哈笑着。

稿源:红网 作者:何 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