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求是坛:“有所畏”才能“有所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3:19 大江网-江西日报

  刘上峰

  对待困难,能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战而胜之,自然应该肯定。但在作出重大决策“拍板”前“有所畏”,从而慎之又慎,使决策更加科学、周密,避免失误,也是必要的。陈毅同志担任上海市长期间,在一次会议上谈到了他在报告材料上签字时的情形。他说,每当在重大建设项目和大项开支的请示件上作批示时,签字的右手就禁不住地“直发抖”,生
怕一笔下去,有所纰漏,对不起党和人民。这种“怕”,令人感慨。

  为官者手中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权力,领导干部更是位高权重,倘若唯我独尊,遇大事没有一点“怕”的念头,就有可能把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纪国法抛置脑后,为所欲为,甚至蜕化变质。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就是一个因“不怕”而走向毁灭的典型,这种“不怕”,实质上是是非不分、荣辱颠倒。这样的官员,也极易滑入懒官、昏官、庸官、贪官的泥坑。

  为官有所畏,才能成大事。而为官者要“有所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真正做到“有所畏”。既要有“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更要有“我是谁,为了谁”的责任感。只有常怀敬畏之心,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履行了职责,是否对得起党和人民,这样才能在定规划、作决策、谋发展时,立足实际,尊重民意,严格按照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少走弯路,不办错事。

  可以说,这种“怕”,不是“独善其身”的谨小慎微,不是不思进取的循规蹈矩,而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是为官者应有的胸襟和作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