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俄关系何以15年跨越三台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4:15 华夏时报

  “中俄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这是日前为准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来华访问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对中俄关系作出的评价。1991年建交以来,中俄两国从“睦邻友好关系”上升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又上升到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短短15年的时间里跨越了三个台阶。仅从称谓的变化,就可看出中俄关系构成的脉络。

  地缘因素是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的初始。在冷战时期的中美俄大三角构架中,中国与前苏联地理接近而政治遥远;随着冷战结束,大三角构架重心转移,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必须重新确定。首先,中俄都是具有世界地位的大国,其双边关系的远近直接影响东北亚乃至国际局势的发展;其次,中俄又是近邻,双边政策的走向对彼此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第三,由前苏联脱胎而出的中亚各国是否稳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俄罗斯历史性转型的影响不容低估。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对于两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政治远见是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的动力。“建设性伙伴关系”确定了中俄关系的内涵,“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又使得这一内涵进一步得到了充实,中俄正在成为大国理性合作的典范,两国都借助于这一关系提高了自己的国际战略地位。这首先得力于两国决策者的政治远见。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际政经体系中仍然活跃的冷战思维和单边主义冲动是中俄致力发展双边关系的外部动因。一方面,这是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这是构建更为平衡、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然要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经贸领域,俄罗斯的

能源供应能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互补,中国的产品加工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也有助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在安全领域,中俄不仅都面临着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现实挑战,也面临着个别国家军事联盟的潜在挑战。所有这些,都要求两国进一步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水平。

  目前,中俄关系中尚有阴影存在。俄罗斯一些人对于中国的发展仍持有疑虑,中俄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未完全解决。拉夫罗夫在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了中俄政府关于成立移民问题联合工作组的协议书和关于在黑山头和旧粗鲁海图居民区额尔古纳河现有界河桥处共同建设新桥的协定,就明年年底前如期完成两国边界勘界工作、依法鼓励和规范两国间正常的人员和贸易往来等达成了共识,这对于保持两国在各个方面的良好合作意义重大。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不针对第三方、不具有扩张性的特点,这种关系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建设性的正面力量,对于仍处在冷战后的调适期中的国家间关系来说,其发展历程具有借鉴意义。

  ⊙本报评论员徐立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