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翁方纲与济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4:27 舜网-济南时报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清代中期著名诗人、学者。乾隆十九年(1752年)19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官至内阁学士。他一生以研治经术,考察金石为己任。著述繁富,有诗凡70卷,6000余首,其他考订、金石著述多种,结集为《复初斋诗集》、《文集》、《苏斋丛书》等。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亦即翁方纲擢内阁学士的第二年,翁方纲出任山东学政
。在济南任职两年中,他编定了《通志堂经解目录》、《经义考补正》、《小石帆亭著录序目》、《小石帆亭稿》等著作。他的书法,整饰秀丽,所书写的《铁公祠记》石刻,至今仍保存在大明湖内。

  翁方纲在任期间,未及半年,他的足迹就几乎遍及全省。特别在济南,他尽情地畅游在湖光泉韵之中,写下不少表现济南景物的清新自然的诗篇。对他在济南的游览考察活动,翁方纲在《雪泉功德水记》一文中记述道:“昔于钦《齐乘》所属济南七十二泉之目,或隐或见。迄今考地志者不能具指其所在。余尝访金舆园址,寻望水之源,题平章四友之石,曰:‘王秋史所称二十四泉也。岂非泉以人著耶?’”

  他时而泛舟大明湖,小憩历下亭:到官三月愧来迟,日对楼台照绿漪。海右亭推名士目,杜陵诗后更谁师?扬州秋柳传四理,寒食东风忆裕之。神韵空濛争觅得,鹊山拈出上春时。(《历下亭》)时而游赏趵突泉:滥泉咏毕沸,正出维其深。兹源泺所伏,澄涌无古今。秋晴势未壮,我来脉初寻。金沙四潆绕,碧藻间浮沈。奔腾一气间,仿佛三渊临。地底积阳奋,仰出宫徵音。微云四山合,巨石环苔阴。欲就风雨会,试听蛟龙吟。(《趵突泉》)珍珠泉奇观使他仿佛置身于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茶瓯禅榻即烟蓬,摇入杯深蜡炬红。月似珠园千影共,心如水澹两人同。笙歌烘托银云外,栏槛交迥玉镜中。收得鹊山湖渚翠,兰襟浑不著霜风。(《瑶圃中丞邀同泛舟珍珠泉》)

  登临千佛山之巅,更使诗人为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像凿成。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千佛山》)

  他在趵突泉白雪楼,凭吊明代诗坛巨子李攀龙:楼名仍白雪,树古带寒塍。七子才谁竞,三泉槛借凭。后贤犹仰止,前辈想飞腾。神韵重拈得,高弭百万层。(《白雪楼》)

  在望水泉畔王苹故居旧址,他慨叹“诗名直接渔洋后”的济南诗人身后的零落:趵突泉连望水泉,颓垣古树但荒烟。诗名直接渔洋后,豪气犹追白雪前。黄叶至今飞历下,金舆竟不属棠川。寻源实欲论风雅,每溯遗闻厉后贤。烟雨莓苔九尺身,意中石是梦中人。摩挲白下双圃后,想象平章四友邻。秋影畦蔬寒窈窕,夕阳沙水瘦精神。我来题字酬颠米,要与苏斋对写真。(《访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遗址二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秋,翁方纲任职期满,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济南。然而,济南那闻名于世的趵突腾空、鹊华烟雨、明湖月夜,济南那美不胜收的山山水水,在翁方纲的脑海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和一时难以挥洒掉的眷恋之情。

  □任宝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