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么幼稚的谎言为啥也能忽悠走74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4:58 杭州日报

  光凭“他娘在香港留下十几亿遗产”这样的谎话,轻而易举地骗走74万余元来看,就知道吕相助是个“大忽悠”。目前,萧山法院正在审理这个诈骗案。回过头来看吕相助的骗局,还真有点像夸张的电视情节,所不同的,一个是荒诞离奇的闹剧,另一个却是活生生沉甸甸的事实。

  村里来了个“吕老板”身价十多亿

  2004年9月,吕相助跑到萧山一村民老黄家中,说要租房。那时,吕相助经常租老黄的自备车往返杭州、海宁等地的银行。老黄眼中的吕相助是这样的:“派头很大,香烟乱分,人经常出去,经常有陌生的人来,他介绍说,这个人是某老板,在某某单位的。”

  一个交际很广、经常跑银行的“吕老板”———神秘感引发不少村民的好奇心。2个月后,吕老板的传奇在村里流传开来:这个老板很大,在金城路有100多亩土地。原来在某一天,吕相助带着几个村民在萧山金城路上的一块空地上测量,说想和亲戚在此办公司。

  吕相助的“身世”是这样的:他娘是香港的大老板,父亲在中央。让老黄喜出望外的是,“吕老板”竟提出和他做兄弟,还要让自己儿子过继给他。

  没人知道吕相助的真实背景:这位身价十几亿的大老板,大字不识一个,1977年到1991年,因为犯诈骗罪,已有四次被新昌、余姚、宁海等地的法院判刑。

  银行行长说的全是假话

  四个受害人,房东老黄损失最大,被骗走60万。这么多钱,按理说老黄不能不防,可他那点警觉,早被吕相助的精心布局,搞得晕头转向。

  去年6月开始,吕相助开口借钱,频率极高。老黄算过,一个多月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借”钱,已借出35万余元。老黄表示了怀疑,谁曾想,没几天吕相助就来核对借款数额了,不仅如此,还为老黄的儿子找了一份在工商所的工作,有个老板当介绍人。看事情如此实打实,老黄刚有的怀疑念头又没了。

  老黄之所以还敢继续借钱,还有个重要原因,一位重要的人物———银行的柯行长。吕相助说自己有遗产存在柯行长的银行里。在银行里,行长办公室,老黄见到了柯行长。什么遗产啊,身世啊,柯行长都清楚得很。更让人信服的是柯行长的发言:“老黄兄弟,吕相助的老娘有20多亿的遗产冻结在我们银行,需要

遗产税交清后才能用,我也借了150万元给吕相助,借条我可以拿给你。”

  吕相助还有个“官居中央”的父亲。老黄也跟吕相助到了北京。虽没见到“高官父亲”,但受到了“高官父亲”秘书的热情接待。

  骗走的74万多只剩下不到4万

  其实吕相助设的局并不高明,主要是所有人都各怀心事,因为怕得罪吕相助,使自己的好事泡汤,谁都不敢把疑问跟别人讲,更有人自愿甘当吕相助的棋子。比方说,那个柯行长,他的心事是为了还债。

  柯行长欠了朋友的钱,要还了,找到了吕相助,开口借4万。吕相助坦言“自己没钱,但可以向别人借。”母亲的遗产、遗产税、深厚背景,都是事先串词串好的。四个受骗者都在柯行长这里求证过,柯行长帮忙圆谎,吕相助“借”到这些人的钱,柯行长也从吕相助这里借到了3.9万。

  吕相助就是有一种能投人所好,画饼充饥的特长。办案民警说吕相助:如果你是搞施工的,他说工地给你承包,给你赚钱;如果你是茶叶老板,他就说跟你做大生意,要到你这里买几千斤茶叶;如果你儿子找不到工作,他说外面路子很广,能介绍工作。

  就这样,有四个人上当受骗,被骗74.1万余元。其中老黄最多,被骗60万。最后,公安机关只能追缴3.9万元,其余大部分早被挥霍光了。(通讯员萧法热线记者王浩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