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房价上涨引发观点交锋 新一轮楼市调控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5:0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在政府对楼市调控一周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堪称中国房地产市场“风向标”的四大城市,近期房价再次强势反弹,有的城市涨幅高达25%。

  是市场需求突然加大,还是政府调控乏力?围绕此轮房价上涨,各种观点展开了新一轮交锋。

  “暴利有理说”

  反向角力折射对立心态

  “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这句最早出自京城某开发商的“名言”,被普遍认为是开发商面对2005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最经典的内心道白。

  此论一出,立刻遭到网民“围攻”。一些城市消费者发起的“不买房行动”,更是将口头上的怨言变成行为上的对抗。双方的反向角力折射出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对立心态。

  这种心态乃至行为上的对立,客观上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供需关系。

  “富人优先论”

  住房为谁而建?

  京城房地产商任志强在一个经济论坛上说:不要让所有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

  “为谁建房”的争论便应声而起。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十分脆弱,是产生“为谁建房”争论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没有通过制度安排或调控手段,让低收入户买得起低档房或限价房;许多城市没有启动廉租房建设,

经济适用房供应也严重不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24个大中城市里,每套12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占商品房面积的比重不到50%。

  专家认为,从政策上鼓励开发商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低档房的建设比例,应为今后政府调控的着力点之一。这方面可以说已经起步,但离消费者的预期还很远。

  “误导舆论说”

  市场呼唤透明度

  最近,围绕商品房签约销售数量和空置率等统计数据,北京市建委和一些开发商“各唱各调”,耐人寻味:一些开发商指责未售出商品房的统计数据统计滞后失真;而北京市建委则认为统计数据每天更新,既不滞后且是准确的。

  究竟谁在误导消费者?从深圳等大城市近期情况看,楼市的确出现了“缩量空涨”的反常现象。

  早在去年底,建设部负责人就指出:调控实施以来,一些开发商制造不当舆论,有的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甚至曲解中央调控政策,借助个别媒体误导消费者。

  专家认为,靠制造不实言论支撑高

房价,误导舆论和消费者,不仅不道德,也是危险的。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楼市透明度,让违规者无处遁形。

  据悉,发展改革委已表示将推动公布住房成本的调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也表示将提高楼市用地信息的透明度。

  “挤出效应说”

  高房价造就“房奴”

  “房奴”一词近期成为网上流行词。指的是支付天价房款而过度贷款或借款、承受巨大还款和精神压力的购房族。

  北京大学蔡志洲先生概括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四大“挤出效应”,即抑制居民其他消费,加剧收入不公,浪费社会资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

  新浪网就“目前房价是否仍高”引导网民讨论,结果发现九成多民众认为房价仍高。如果民意是出台政策的支撑点,那么,这意味着平抑房价仍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一,力度不能减小、只能加大。

  “调控淡出说”调控政策要“精确制导”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开发商、专家甚至部门官员不断利用相关论坛放出“调控淡出”的信息。有人甚至预言:考虑到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将不会继续了。

  建设部住宅产业司司长沈建忠表示,我国房地产调控正在从2005年的“全面开花”向2006年的“精确制导”过渡。建设部今年将通过项目立项和土地供应,加强源头治理,引导和增加中低价位、中小

户型普通商品房供给。同时开展以货币补贴为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表示,将加大对中低档房土地专项供应,并停止供应别墅用地。

  这些信息显示,2006年房地产调控将不应也不会淡出,而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防止房地产泡沫转头重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