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提案”考验政府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5:0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网络“提案”考验政府智慧

  

网络“提案”考验政府智慧
核心提示

  从3月底至今,河南报业网八方论坛,一篇题为《“陇海古都经济隆起带”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帖子点击率过万。作者“跟我回中原”在文中阐述了古都西安、洛阳、
郑州、开封联合起来做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设想,其中提到了“洛阳‘中印软件产业园’、郑州‘国家物流学院’”等多个规划,并论证了可行性。帖子一出,引起网友极大反响。事实上,此前,网络间《郑汴一体化设想》、《河南,你的名字叫强者》等帖子都在网民中引起共鸣,不少好的建议和后来政府的规划不谋而合。

  如今,网络民意的力量日益强大,正成为政治决策与民意表达相互沟通的一个平台,如何吸纳网络建言需要决策者的智慧。

  中印软件产业园设想

  2006年即将过半,但从民间到政府,有关中部崛起中心城市的争夺一直未消停。有人设想,如果郑州把与武汉相争的目光转向西,和西安联合起来,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自2006年3月25日,河南报业网“八方论坛”上,一篇名为《“陇海古都经济隆起带”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帖子一直高挂。作者“跟我回中原”在文中阐述了郑州向西和西安、洛阳和开封联合起来做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设想。帖子发出后,引起了网友的多方讨论,点击率高达15000次以上。

  “这个帖子是我花几个月时间思考写出来的。”作者“跟我回中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帖子中分析了四大古都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

  在洛阳建设“中印软件产业园”就是他提出地设想之一。

  “印度在洛阳建立佛寺和佛学院,就是洛阳在印度的巨大影响。如今,印度的软件产业发达,如果洛阳通过佛学文化做桥梁,和印度的一些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洛阳的软件产业突破是有基础的。比如河南科技大学可以和印度的一些大学联合开办‘印度软件学院’,为洛阳、郑州培养和吸引软件人才,进而开办洛阳‘中印软件产业园’。”

  “跟我回中原”表示这个构想并非“空穴来风”,在2006年的4月4日,成都就和素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市联合建设西部第一座“中印软件产业园”。他说虽然成都的信息产业基础雄厚,但洛阳在印度有着独特的影响和知名度。

  “洛阳处于西安和郑州两大智力密集区之间,河南近年来的软件产业是以50%以上的速度发展,西安的软件产业更是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洛阳发展软件产业可以吸引西安的人才来兴业。如果联合西安和郑州,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在陇海古都经济隆起带建设一条软件走廊,这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跟我回中原”说:“当年印度的佛学就是在洛阳得以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再来一次‘玄奘取经’如何?”

  该帖作者在提出洛阳“中印软件产业园”之外,还设想在郑州建设“国家物流学院”。

  “快速发展的河南对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河南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国家应当战略性地予以考虑。”

  “跟我回中原”说,在暂时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河南的高校要增强主动性,要适应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比如针对郑州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中心的需要,河南可以整合高校物流专业开办“国家物流学院”,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由郑州大学设立。然后向教育部申请政策和资金,优先支持河南的这一学科建设,使河南在物流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虽然我们在外地,但都很关心河南的发展,每天都要上网,在网上为河南的发展鼓与呼,这样的建议不一定能用,但我们很希望被决策者看到。”“跟我回中原”说。

  红火一时的网上帖子

  网上议政作为一种新的议政形式,尽管如一个刚出襁褓的婴儿,但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对改善政府治理的积极作用,正在引起各界的重视。在河南的几个知名论坛上,曾经有过不少影响一时的“帖子”。

  2001年12月20日,开封宋网论坛一篇标题为《开封会被郑州兼并吗?》的帖子,引起网友们的热烈关注。从那时起直至“郑汴一体化”正式形成决议,在河南报业网论坛和宋网论坛中,有关“郑汴一体化”的讨论从未间断过。

  网友们提出的诸如取消郑汴高速公路收费站、建设城市轻轨等建议和如今的政府决策不谋而合。

  2004年6月底,新开通的大河网论坛上,一篇《河南,你的名字叫强者》的帖子红遍网络内外,帖子的作者从事经济咨询工作,他从36个方面分析了河南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者提出的“河南汽车工业该抓住历史机遇”、“河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工业大省?”等问题在当时都给人以启迪。

  两年后的今天,河南已迈入新兴工业大省的行列,河南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加强。

  网友“跟我回中原”说,网络间有无穷的智慧。针对“郑汴一体化”,他甚至提出了“郑汴特区”这个概念。

  “借鉴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特区的做法,使郑州和开封成为这一新的政治实体的两部分,将比‘郑汴一体化’更加有内涵,更加具有战略性。”

  “郑汴特区”应该走得快点、彻底一点,做到“规划统一、财政统一、市场统一”。郑州和开封的融合应该是产业的互补,郑州做大工业,开封做大旅游业,不能当开封成为污染产业聚集地的时候,郑州才意识到开封这个后花园。“跟我回中原”说,财政统一,使开封能够享受到统一后的财政充裕,而不是一味地去发展工业。

  “跟我回中原”的建议尽管目前还很难得到决策部门的答复,但在焦作、济源等地,已经开始了政府和网民之间的互动。焦作市政府信息部门在网上接受网民的咨询和建议,并把相关问题转交到职能部门,要求其给予解答。济源市领导定期做客网络,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这些举措一方面拉近了决策者和普通群众的距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表达的相对自由,也能从网民中听到正常渠道难以表达的声音。

  总理了解网络民意

  2006年4月底,号称新华网第一强帖的《2006年,河南年!》就是由河南网友集体创作并推出,在新华网和河南本地各大论坛引起了不小的共鸣。

  如今,河南报业网“发展河南”、新华网“发展论坛”等论坛,每天都会发表许多与河南时政、社会热点相关的帖子,这些帖子通常都有较高的点击量,也带来大量网友的跟帖。

  2006年1月27日,省委书记徐光春走进河南报业网视频直播间,通过网络电视,向广大网友恭贺新春。网友“爱我洛阳”在一份帖子中写道:“我非常感动,真诚的!这是省委领导对网友的鼓励,也是河南领导人对网络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中央高层也早已意识到了网民中蕴藏的智慧。2005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因为推出专题论坛“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你想问什么”,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关注。

  2006年3月13日《瞭望》发表文章: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文中引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表达了中国政府重视网络意见的态度。

  据《瞭望》引述人民网总裁何加正的话说,各级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强国论坛,把它作为了解民意的重要场所。“有的部委针对某件事主动要求我们提供网民的反映。甚至很高级的领导层都会有这样的要求。”他说,“及时地从论坛里网友的文章、新闻跟帖里了解民意,这种情况现在已经非常普遍。”

  该报道还引用国务院网络管理部门官员的话说,中纪委、公安部等党和政府部门都已经开通专门网站,在互联网上搜集群众举报,实现了与网民的互动。互联网跨越了地域疆界,淡化了组织界限,实现了党和政府与普通群众的直接沟通。

  网民建言考验决策者

  根据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郭良发布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62.8%的网民认为互联网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政治,60.4%的网民认为互联网可以使政府官员更多地了解群众看法,55.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可以使政府更好地服务人民。

  但必须说明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网民的数量虽然超过了一亿,但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足10%,而网民中经常使用论坛、博客等留言、发表建议的比例就更小了。

  “网上议政传递了一种公众的意见,不能轻视这个平台的作用。”郭良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但同时也不能夸大它的作用。”

  “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公众的想法,但作为舆论监督是有偏差的。”郭良说。他提到,互联网上每天有大量信息迅速更新,为了吸引眼球,有的人会发表偏激的言论。

  同时,网民还有一个代表阶层的区分,上网以城市居民偏多,中国广大农村上网的人很少,他们的声音很难通过网络传播,也就难以为决策者知晓。

  “网络民意的影响力来自网友的成熟心态和理性发言,在网友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时,他们不是为了某种名誉好处,而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进步,他们的建议理应得到重视。”一名网友在新华网留言。③17

  □本报记者陈辉

  网友“跟我回中原”在河南报业网发表的一篇帖子点击率已过万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目前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