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鱼米之乡”到“都市花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5:09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春日的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水碧天蓝,柳浪闻莺,游人如织;孤寡老人安享于公寓式敬老院,欢乐少年求学于花园式校园……

  曾经的“合肥粮仓”,怎样蕴育出这片“都市花园”?大圩乡负责人说:“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大圩乡实施了一圩、二区、三湖、四路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都市化、生态园林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发展特色经济

  位于合肥东南、南望巢湖的大圩,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立足乡情,大圩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坚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目前,全乡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近3万亩,占总面积60%%以上;建设的包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新河、晓南、慈云等村建成近千亩的连片钢架温室大棚基地;年产500万只鸭苗的大圩种鸭养殖基地和大圩农副产品加工区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大圩乡以办好“三节”为抓手,倾力打造旅游业。继2003年春天成功举办“新安家庭植树节”后,又相继举办绿色大圩“菜花节”、“葡萄节”。如今,大圩是省城市民农家乐旅游最佳出游去处。四年来,大圩共吸引20多万人来此赏景,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农民仅此一项增收1300多万元。

  营建宜人环境

  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是农民的迫切希望。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圩乡以“五改三建”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

  这个乡加快生产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资金,先后完成沟渠硬化、清淤几十公里,改造各类涵闸、泵站,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据统计,三年多来,全乡累计投入各种建设资金1.6亿元以上。同时,他们加大生活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建公路、建沼气、旧村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该乡与合肥市快速通达的花园大道全线贯通,各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道路交通网。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当好合肥市的“肺叶”。为此,大圩乡确定了建设自然生态、园林生态、田园生态三大生态风景园区,林地面积已达15000多亩。

  培育健康乡风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圩乡注重提高农民的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文明户、十星户、五好家庭”等的评选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各种培训,使全乡70%%以上适龄农民成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和实用技术较强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此外,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抓手,全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夫妻共学、祖孙同窗、邻里互教等全民学习的场面,己成为大圩一道亮丽的风景。

  丰富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大圩乡整合花船队、旱船队、狮子武术队,成立青年锣鼓队、健身操队等文体队伍,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多种业余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和农闲期间,乡里都举办联欢会、棋牌、

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文体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初步营建了村民生活安宁、民风淳朴的新农村景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