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感于周生贤的“当好官就不要搞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00 光明网
李红军

  4月中旬,国务院第六次环保大会在肆虐的沙尘暴中如期召开。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履新4个多月的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放开来抓”。肩负重托的周生贤表示,中国环保将进行历史性转变,不会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将扭转滞后的、补救的、被动的形势。周生贤甚至提出了“要想当好官就不要搞污染”的要求,充分显示了其治理环境的决心。(《市场报》5月12日)

  “当好官就不要搞污染”,这话说得何等好啊,这不仅反映了周生贤的一种生态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为官之道。就目前来讲,可以说,这样的“生态官”实在是少而又少,而那些“造孽官”则是四处招摇,这无疑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一大障碍。

  周生贤,这位国家环保局长的名字是近期才了解到的,2005年12月2日,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接替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的解振华,执掌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上任伊始便甩出了自己的“大手笔”-------12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周生贤签署的紧急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指向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线的大中型企业。周生贤在检查佳木斯一些企业排污情况时,对随行的环境监察人员说:“我们环保的权威从何而来?就是通过严格执法,来树立环保部门的权威。”这是周生贤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这不是例行检查,这样的行动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周生贤把“不要搞污染”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这样的环保理念正是当前官场中人所缺少的一种精神资源。

  近几年来,各地重视了GDP的增长速度,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发展的态势让人欣喜,但与此同时,GDP中的“绿色含量”又十分让人心生忧虑,“承上启下”的周生贤上任后,面对的最大难题是“绿色GDP”。今年“两会”期间,面对香港记者“如果再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您是否也会像您的前任那样被问责而辞职?”的尖锐问题时,周生贤谈笑间化尴尬于无形。“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对发展有独特的理解。那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管惯了林子”的周生贤,对环境问题看得很透。在他看来,以牺牲环境代价来换取的繁荣是表面的、虚弱的,是推迟了执行的灾难。特别是在一些“激情燃烧”的地区和行业,情况就更糟糕。

  当下有些官场中人只注重GDP的增长速度,全然不将环保放在心上,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杀鸡取卵”,因为地方经济虽然一时上去了,可由此造成的“生态账”却难以偿还。为何这几年环保事件屡屡上演?究其原因,就在于一种畸形的“政绩观”使然。有些官人想到的不是怎样要“绿色GDP”,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经济指标“突上去”再说,结果GDP上去了,殊不知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绩有了,官职升了,拍拍屁股走人,留给后任的却是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用周生贤局长的话说“这不算是一个好干部”。

  “当好官就不要搞污染”,这是一种科学与理性的发展观,有了这样的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会指日可待。我们需要GDP,我们更需要没有污染的“绿色GDP”,作为一个地方官,如果在GDP中让大量的“污染因子”充斥其间,这样的官就不是一个好官。“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决不是一句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有着更为具体的内涵。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像周生贤这样的“生态官”,拒绝的是“造孽官”。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拥戴的是“造福者”而不是“造孽者”。对环境治理是不是重视,某种程度上讲,它直接考量着一个官人的官德。愿“当好官就要搞污染”能成为官人的共识,如此,则国之幸甚,民之福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