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明装修 与安全隐患绝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0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2006探索城市房屋公共安全

  题记

  住宅产业化是全过程的产业化,工程质量也是全过程的工程质量,只有装修以后才能够体现住宅产品的整体质量。火红的房产市场,链接出成都房屋装修一个春天时代。

  然而,您知道房屋装修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您知道您的房屋装修安全吗?作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立法的《成都市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它的诞生在成都的房屋装修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其6周岁生日之际,我们特走访了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的专家,以求通过他们的视觉,全景式的展现“成都房屋装修管理历程”。

  2006,目光锁定城市房屋公共安全。

  楼下住户装修,擅自拆掉承重墙,导致房屋墙壁出现裂缝;楼上住户装修更改电路、自来水管甚至煤气管道,导致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装修时拆改墙体,剔槽埋管,严重降低楼房的抗震性能及用电用气的安全系数,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

  上述“野蛮”装修,带来的危害绝非危言耸听。虽然,有了房子才有了一个家的感觉。但很多市民花了一生的积蓄买下新房后,又费尽心思搞装修,请人打烂原来的墙体,拔掉几根柱子。孰不知,这样的敲打、拆改,将会大大降低新房的使用寿命,并对房屋的公共安全造成损害!

  为了加强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管理,保障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居住和使用安全,早在1995年,我市就出台了一部地方规章——《成都市城市房屋室内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2000年7月1日,四川省人大重新修订完善的《成都市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又崭新亮相!成都的房屋装修安全管理开始步入法制管理轨道。

  6年来,成都的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究竟如何?房屋装修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日前,笔者专访了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主任袁忠祥。

  镜头闪回

  打洞把新房打成危房

  1995年正值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时期,一部分住在低洼棚户区的拆迁户搬进了营门口某安置小区。新小区的房屋结构为7层砖混结构。拆迁户欢天喜地地拿到新房后,在没有任何专业技术指导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居住习惯开始对房屋主体结构任意拆改。一时间小区的部分拆迁安置房内随意拆墙、开门、敲梁柱的情况比比皆是。到后来,这些住户们自己都害怕了,开始纷纷求助政府部门。

  此后不久,当房屋专业技术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令他们触目惊心。“因为拆迁户的行为,让这些房屋几乎成为了危房!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为了保障房屋的安全,金牛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开始逐一上门摸底,提出整改修复意见,并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了恢复工程。房屋装修安全问题从此时起全面进入人们的视线!《成都市城市房屋室内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和《成都市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相继出台。

  规定指出,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装修房屋不应拆改房屋结构,即拆除、改造、变动房屋的墙、梁、板、柱、基础、屋盖等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间的,或者拆除连接阳台的砖墙、混凝土墙体的;未经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擅自超过设计标准或规范增加楼面荷载,房产管理部门将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处以住房装修800~5000元罚款,民用非住房装修3000~30000元罚款。从事装修的施工单位视情节轻重处以工程造价1%~5%的罚款。

  权威访谈

  初衷

   保障房屋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笔者:为什么要对房屋装修结构安全进行立法?它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袁忠祥:房屋安全与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很多类型的安全问题都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每一个房屋都是公共产品,既然是产品,生产出来后就要正确使用,如果无序盲目地伤害了它,就会影响其有效的使用寿命。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房屋安全如果不出问题则好,但是一旦出问题就会相当严重!因为它无任何先兆。就算是有,先兆也非常短,出现问题后常常瞬间就会出现房屋破坏,造成安全事故。

  所以,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要对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立法,就是要从一开始从法律的角度加强城市房屋装修管理,保障使用人居住和使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让国家财产和老百姓的财产不受人为损坏。

  现状

  2000年后投诉逐年降低

  笔者:既然出台了法规对房屋装修市场进行规范,那么我市的房屋装修安全目前的现状如何呢?

  袁忠祥:成都的房屋装修安全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95年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1995年前在管理上还没有具体的规章、法规可依,因此在这段时间管理还处于一个真空状态,当时盲目装修引起的邻里纠纷比较多,埋下的安全隐患也很多。

  第二个阶段为1995年到2000年,在这5年期间因为有了《成都市城市房屋室内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从管理上开始进入逐步规范的程序。

  第三个阶段是管理中的飞跃时期。这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由于《成都市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管理规定》的出台,房屋装修结构安全步入法治化管理。从这时起,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知道到哪里投诉。

  投诉量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成都装修结构安全的管理情况。那么这几年的投诉量如何呢?据统计,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每年受理的投诉量在100—150件之间。2005年,受理投诉93件。今年1—5月份受理的投诉仅10多起,投诉呈下降趋势。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可以看出目前成都的房屋装修安全管理开始趋于规范。

  呼吁

  房屋装修呼唤装修文明

  笔者:既然投诉呈下降的趋势,是否意味着成都装修安全已经高枕无忧了呢,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做才能有效保障城市房屋公共的安全?

  袁忠祥:从某种意义来说,房屋装修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如何保障房屋的安全?首先就是希望所有房屋使用者都按照法规要求来装修自己的房屋。在履行相关手续时,如果不知道可咨询主管部门,还会有专业人员对市民进行指导,从源头上保障房屋安全。

  其次,我们希望装修施工人员也要有责任心,不给房屋安全造成隐患和创伤。

  再次,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我们还要加大管理力度、执法力度、处罚力度,对有意的违规违法人员进行处罚曝光,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只有管理规定更加完善后,才能从法制的角度更有效的保障房屋公共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办事指南

  老百姓在装修时需要办哪些手续,如何申办《成都市城市房屋装修结构安全批准书》呢?

  1.提供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

  2.提供原房建筑、结构平面图;

  3.提供装修方案,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的装修设计。

  与此同时,住宅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到房屋所在区房管局登记领取申请表,非住宅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到成都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登记领取申请表。接申报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接验收申请后也是5个工作日内进行装修结构安全验收。

  举报电话

  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86627753

  锦江区:86763906

  青羊区:86532606

  成华区:84331640

  武侯区:85553224

  金牛区:87767131

  专家支招

  装修中安全第一

  家庭装修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但装修还必须一切以安全第一。日前,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装修结构安全管理科科长卢鸥通过本报给市民支招。

  1.装修中不能擅自拆改的结构

  在家庭装修中,不能拆改的主要项目有承重墙、室外有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板或柱,这些部位的拆除或改动,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安全。

  2.如何判别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承重墙是房屋的承重基本结构,无论其位置如何,在装修中绝对禁止拆除、改动。因此,正确地判别承重墙就极为重要,承重墙的主要材料为砖、钢筋混凝土等,用拳击打墙体,声音沉闷、无空鼓声。非承重墙的墙体较薄,材料主要是石膏板、木板及水泥薄板,用手敲击墙体,有空鼓声,若用力敲击,墙面有微微的颤动。

  3.住房的荷载能力与装修的选材

  住房的安全与装修中工程所用材料有密切关系。任何住房的基础,设计的承载能力都是个定值,如果大幅度加重房屋的重量,就会破坏房屋的基础,造成结构上的损伤,特别是城市中的高层居民楼,如果在装修中大量使用石材等重量大的材料,就会大大超过楼房基础的承载能力,危及结构的安全,因此,在家庭装修中,要提倡使用轻型建筑装饰材料。如使用石材等重材料也应选择厚度在10毫米以内的,目前很多

物业管理部门对家庭装修的用材重量有具体规定,必须严格遵守。

  4.保护结构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除保护承重墙和注意荷载外,在家庭装修中,还应对以下有关问题加以注意。

  (1)注意保护防水层:在家庭装修过程中,卫生间地面施工时,容易破坏原有的防水层。因此,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就要注意保护防水层,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防水。

  (2)注意防火:家庭装修过程中,必然要使用大量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极为严重。因此,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

  (3)注意电路容量:居民楼在建设时,电路的容量是个定值。家庭在装修时,对电路要进行改造,如移动或增加室内用电插座。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湿器、净化器及厨房电器的大量使用,都会大幅度增加用电量,危及安全用电,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

  本版采写小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