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久撤市”的提示 公众健康成本永远高于生产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05 浙江日报

  5月15日,美国博士伦宣布,鉴于润明水凝护理液可能会增加使用者患上角膜炎的风险,即日起在全球范围内对该款护理液实施永久撤市。据估计,此次全球回收行动将使该公司损失5000万美元到7000万美元。该公司还不得不花费重金用于市场营销,以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永久撤市的代价可谓巨大。

  且不说博士伦在前阶段应对护理液危机的态度如何,但本次撤市让人看到一家企业
的选择:与公众健康相比,生产成本不足为道。但对不少药品生产者来说,未必能如此果断地处理公众健康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其实,企业在处理经济利益和公众健康的关系时,向来只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公众健康永远第一;哪怕生产成本再高,也不能以公众健康为代价,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可以看到,劣质药、假药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远远超过微乎其微的成本优势;即便对企业自己来说,一旦发生安全事件,也将给其正常的生产和获利带来负面影响。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对联写得好:“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见,有责任的药品生产者决不会偷工减料,以免违背救死扶伤之道义。

  因生产成本而牺牲公众健康成本,还只是造成药品信任危机的一个原因。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铤而走险的态度。有些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在明知使用药品后会产生不良反应,却为了经济利益置患者安危于不顾。例如,在

奥美定上市的9年中,仅保守估计就有30万人接受了注射治疗,每次手术的价格动辄上万。粗粗算来,这可给企业带去数十亿元的毛利润。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收益,难怪企业宁愿承担手术风险,也不肯罢手放弃。

  由此可见,只要企业见利忘义的态度不改,用药隐患就不会得到根治。在市场中,仅仅一个“奥美定”,尚可通过全国封杀、排查予以消除。但如果任由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疗器械使用机构为经济利益而忽视公众健康,其局面就不是全国封杀可以控制的了。从根本上说,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疗器械使用机构同样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且涉及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药品生产企业若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公众健康的关系,其潜伏的危害将十分可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