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笑话说完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热点透视

  梅慕庄

  媒体人士

  连月来,国外出现辱华言论的消息频见报端,其中一起发生在新西兰,缘于维多利亚大学校刊上登出的一则笑话——我们应该当心的物种:类人猿、两趾树獭、企鹅、华人、非常毒的蛇。这则笑话旋即遭到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和当地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抗议。

  说起来,这则笑话只是占了一整版的一组10个笑话中的第二个,也是其中唯一涉及华人的一个。这组笑话总题为“头五个”,所嘲笑对象若按族群分,则除华人外,还包括爱斯基摩人和波利尼西亚人;若按性倾向分,则包括同性恋者;若按职业分,则包括运动员;若按地域分,不擅长体育的威灵顿居民乃至新西兰人都被损了一把。总之,这些笑话一竿子几乎扫倒所有人,其中不少都写得没头没脑,无缘无故,尤其是涉及华人的这个笑话。连这份校刊的主编都承认,这个笑话既荒谬又无聊,他声称没想到会被当真。但无聊归无聊,无心之失归无心之失,到底这个笑话是否含有种族歧视?答案仍是百分之百肯定的,这是一个“政治上不正确”的笑话,嘲笑一切不等于没有种族主义恶意。正如维多大亚大学公共事务主管在一封公开信中所言:“这是一种罔顾他人感受、带有恶意及种族主义的言论。”

  而且,即便作者和编者无心,读者该不该当真?华人该不该群起抗议?说到此,笔者不禁想起上世纪下半叶西方一度风起云涌的“政治正确性”运动。西方如今深入人心的许多观念,都拜这场运动之赐。它令那些种族歧视者、

同性恋歧视者等种种爱犯歧视毛病的人讲话前先得看一看场合,想一想后果。那些忘乎所以的人,总得为出口伤人付出代价。“政治正确性”运动的主力,正是那些因肤色、性别、年龄等各种原因遭受言语和行动歧视的人。如果说他们改写了英语措辞词典,“灭绝”了不少英美传统笑话,恐怕并不算夸张。

  另一方面,对西方的辱华言论,是否应该上升到“见木成林”的高度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因为这与全球各地涉华言论在全面增多是相因应的。就笔者个人的海外见闻,辱华言论虽有,善意和好奇的言论更多。而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言论,将来恐怕都会更多,因为当今这个世界,无论是从经济、文化还是政治层面上,都在一日深于一日、一日广于一日地感受着中国的存在,中国人的存在。

  西方辱华言论,非自此日有,非自近年始,但确实近年越来越受关注。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近几个月辱华言论之被披露,往往首先由于遭到当地华人的抗议声讨,当事人多半也自尝苦果。

  对西方发生辱华事件的原因,搜狐网有项调查。到笔者查看时,投票人次已经超过1.2万,其中将近一半(46.8%)认为是由于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与外国摩擦加大,导致西方社会对华人产生敌意,另外分别有82.91%和24.61%认为与几百年来(准确地说,应该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外国欺凌的大背景和白人的种族优越感有关。

  这个调查结果意味颇深。问与答虽关乎西方辱华者心态,但却更多反映出我们自己面对国际负面舆论的心情,说出了我们为何会认定某一言某一事辱华的原因。其实,更应该针对西方人士来做这样的调查,但我猜想,如果由西方民调机构设计问卷,恐怕问的问题很不一样,答案也未必尽如我们所想。

  西方“清算”针对黑人和女性的歧视性言语的努力,业已硕果累累,但“清算”歧视华人的言语的努力,恐怕还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