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27 信息时报

  

“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
湖南人充满血性与“辣劲”
“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
高春娜 韦黎 徐建涛时报综合报道 一向被认为“有血性”、“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忽然被人指着鼻子痛骂“冷血”、“血性被狗吃了”,心里是啥滋味?前天,自称“鄙视湖南人”的网友在红网论坛抛出一篇名为《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的帖子之后,不仅点击率迅速超过1万人次,更引发“湖南人的血性在哪里”网络大争论,惹得大多数网友情绪激愤,觉得观点过于偏颇。

  “韦黎事件”开始发难

  “鄙视湖南人”的帖子从4月28日发生在602路公交车上的韦黎见义勇为事件开始发难,“事发当时,车上挤满了乘客,如果大家出手相助的话,歹徒肯定无处可逃,遗憾的是,在长达两分多钟的时间里,整车人,包括受害人在内一声不吭。外来打工者湖北藉的韦黎在邪恶面前勇敢出手,整车湖南人却变成哑巴、

植物人,集体失语,那里还有一滴血存留在体内?”

  “如果面对歹徒手中的刀集体失语,还只能说明湖南人怕死的话,那事发后的表现就是地地道道的冷血了,钱包被抢的女子不仅事发时没有帮助韦黎,而且始终没有露面,只在护士办公室放下一束鲜花就匆匆地走了。而公交公司认为:事发时所有司乘人员袖手旁观,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的处置方式‘非常妥当’,并表示,按照惯例,不会对受伤的乘客韦黎进行赔偿。英雄已经流血,却还要让他再流泪。冷血的湖南人,叫我如何不鄙视你?”

  进而,“鄙视湖南人”联系到近期来感动湖南人的两个典型人物高春娜与洪战辉,他们都“不是湖南人”,“也许有湖南人会骂我瞎了眼,湖南还有个文花枝,那么我告诉你,这没有可比性,一个是面对邪恶主动出手的见义勇为者,一个是坚守职业道德的典范。”

  结果,帖子立即引来网友“孤独的雪”的呼应。“孤独的雪”把韦黎、高春娜、山东小伙徐建涛在怀化见义勇为的事迹,甚至还有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大四学生赵长平2004年8月的事情整理挂出,然后发问“几个外地人几次出手救湖南人,湖南人却是袖手旁观”“我觉得湖南人好没面子的”。

  湖南网友激烈反击

  面对这种迎头痛骂,湖南网友开始激烈“反击”。自称“一个血气方刚的湖南人中国人”的网友HYYXZ回应道:由于自己是血性十足的湖南人!所以必须说点话。马克思曾说过不要片面看待问题,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楼主却不知道?就事情本身而言,不单是作为湖南人感到羞愧,只要是中国人都会为之感到脸红。这是每个湖南人,每个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楼主不分青红皂白骂所有湖南人,应该被全国人民拒绝和唾弃!

  网友“灵之感”说:楼主最起码有点值得“鄙视”,因为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一个只有不懂事的小孩才会犯的错误,就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网友“飞玉儿”更是认为楼主发帖可能是活得无趣,想要点刺激,找骂。她举例说:“我曾遇到过三次被外地人扒包的经历,都是我们湖南男儿第一个站出来不畏歹徒威胁,为我保住钱财。我在上海实习日子里地铁中,有几个主动让位给老人?我看到的是都是我们湖湘子弟争先让座。”

  此外,网友“陈培先”却表现得更为理性。他说,打击犯罪是警察的职责,老百姓对待有准备的犯罪分子时,第一位的是自保,第二位的是报警和救助伤员。我们的社会治安不能靠见义勇为,发达国家在血的代价及对生命的关爱双重认识的条件下,老百姓对待突发犯罪事件的对策就是:自保、报警和救助伤员。

  截至昨天下午6时,回帖数已经高达517个,其中大多数是反对“鄙视湖南人”观点,普遍认为“鄙视湖南人”的帖子以偏概全,心态有问题。

  冷血是时代的“通病”

  同时,在新浪、搜狐等网站,同样引发网友就“湖南人究竟有没有血性”问题的争论。网友huaren0822说,湖南人确实不好:出卖朋友、欺诈老乡、压榨上下辈、偷鸡摸狗、欺男霸女等等,甚至北方人都恨其三分!网友222.243.160.*也感叹说过去湖南人更有血性,总是在危机面前能真正挺起腰杆,但现在湖南人血性消退了很多。

  但是,记者发现大多数网友回帖保持理性和克制。网友“砼心人”表示,发帖者的观点只是对湖南人纵向比较,如果进行横向比较,就会出现发现“湖南人,你的血性被狗吃了”中的“湖南”可以冠上江西、湖北、东北等任何城市的名字,因为全国各地没有血性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

  新浪网友222.248.91.*也表示发帖者犯了“两大错误”:一是宣传上没必要强调省籍,其实既没有湖南以外的人认为单湖南人没血性,也没有人以为单湖南人有血性;二是每省的居民有自己的特点,冷血事件固然不好,但遇到歹徒,普遍冷血是当前每个城市的特点,需要是全国反省,而不仅是湖南人。

  而且,有网友说,现在我国对小学生的教育强调的是见义巧为,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见义勇为。见义勇为精神可嘉,但在强调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人权与法制的年代,我们更应该是在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去打抱不平,挺身而出。

  ■事件主角

  湖北青年韦黎

  来自:湖北武汉

  事迹:2006年4月28日晚,韦黎夫妇在公交车上发现有人偷窃,韦黎大吼一声拽住小偷。他被小偷用匕首刺伤。

  感言:“真的没什么,就是正好被我们遇上了而已。”

  山东小伙徐建涛

  来自:山东青岛

  事迹:5月7日下午4时30分,怀化东兴集团员工徐建涛下班途中,遇见一个60多岁的老婆婆被抢劫,他挺身而出,但不到一个小时就遭到抢劫者及其同伙的报复。

  感言:“下次遇见抢夺,我还会站出来。”

  湖南大学高春娜

  来自:青海籍,老家河南

  事迹:3月1日,她在火车站奋不顾身抓住一个偷窃的小偷,她的勇敢让小偷忏悔。

  感言:“当时没有犹豫,要是犹豫那么两秒钟,说不定我也不敢冲过去。其实说实话,我很不赞同这种方式(抓歹徒)。”

  ■专家说“血性”

  血性是要“诚”而“愚”

  郭辉东(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副厅级研究员,区域经济与人才学研究员)

  “血性是要‘诚’而‘愚’的”。做人做事一切都以“血性”为准则,“非常本色,非常老实,一是一,二是二,心地光明,行为正大”,“血性是‘为他’而不是‘为己’”。“富于牺牲的精神,见义恐后,见利恐先,能刻苦,肯负责,对公家的事,能尽心竭力去做,他人有急难时,能尽力去救助。”

  由此可见,血性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品德,是刚强的浩然正气,是热血沸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什么湘中是湘军的发源地,为什么湖南雄才群起?未来的湖南能否大有作为?在这块热土,人们找到了答案,看到了希望。湖南的地气是热的,湖南人的血是热的,湖南的人气是旺的,湖南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

  唐浩明(著名作家、湖湘文化专家、湖南省作协主席)

  血性,通常指人在性情、精神、气概等方面的外在表现。有操守,有担当,讲诚信,讲气节,够朋友,重然诺,轻生死等等都是血性的表现。血性体现的是一种阳刚的激情的剧烈的,有时甚至是趋向极端的生命力的表达方式。湖南人历来血性强旺。元末,岳麓书院百余名士子为阻止元兵进长沙,登上城墙与元兵搏斗,最后几乎全部战死而无一人投降。明末王夫之隐居乡村著书立说,头戴斗笠,脚登木屐,以示不与清廷共天地。太平军起事初期,所到之处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惟独围攻长沙城八十多天始终打不下。

  抗战时期,衡阳守军与日寇血战四十多天,守城之久,为全国罕见。至于谭嗣同横刀向天笑,陈天华、姚宏业、杨毓麟、彭超、易白沙等为国事愤而投海投江,则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综合《潇湘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