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打击非法煤车政府组执法队 没执法权"执法"两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6:59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梁贵 罗伟

  为了打击非法拉煤车辆,河池市金城江区政府组成联合执法队,在东江镇三江口设站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然而,该站执法两年多来,却未能解决执法权的问题。此间,非法拉煤车司机对执法队也有种种怀疑,直至双方发生冲突,一受伤致残司机的父亲追究责任时,才捅破检查站“身份”。

  年轻司机被打致残 父亲追究发现疑问

  河池市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地村麦地屯的莫春竹,原来是非法小煤矿的拉煤车司机。今年1月18日,他与煤矿检查站执法人员发生冲突,头部被打伤。5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他家中,看到他端坐在椅子上,头部两侧凹了下去。他的妻子莫桂南说,医生从丈夫受伤的头颅夹出了不少碎骨,从医院出来后,丈夫失去了自理能力。于是她委托家公莫祖怀,向有关部门讨个公道。

  在莫祖怀的努力下,有关部门给莫春竹垫付了3万元医疗费,但还有4万多医疗欠费没有着落。为了能得到更多的钱治愈儿子的伤,莫祖怀将此事向上级部门反映,却了解到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情况:三江口执法检查站根本就没有执法权,参与联合执法行动的几个职能部门的执法行动也没得到市局一级的批准。这让莫祖怀疑惑不已:“执法两年多的检查站,怎么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呢?”

  “关卡”如同收费站 两百司机过路天天要交钱

  记者采访发现,在莫祖怀提出疑问前,在该路段拉煤的200多名非法拉煤车司机,早已对检查站疑问重重。据了解,这些拉煤车司机以每吨80元左右的价格从非法开采的小煤矿买煤,拉到货场后以每吨11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收煤老板,以此赚取差价。拉煤车司机们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行当违法,因此总是想方设法躲避执法人员。

  据这些司机说,2002年以前,国土、工商等部门人员在路上巡逻,发现有非法运煤的就处以没收,或者罚款3000元以上。从2003年开始,当地矿产执法队就在三江口煤检站设置关卡,名义上是阻止非法运煤车辆通过,事实上只要司机交纳300~350元的罚款后,即可通过。

  5月12日上午9时许,在该路段拉煤10多年的黄某掏出一沓票据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三江口检查站开出的罚没收据,而且这些票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记者接过票据一数,足有100多张,上面写的罚没数额都为300元或350元。黄某说,该路段每天有100多辆拉煤车经过检查站,每次罚款300元,检查站每天“收入”高达3万元以上。尽管“生意”红火,可他从来没见过执法人员出示执法依据,大家虽怀疑执法人员私捞,但因为自己干的也是违法事,心中有“鬼”,所以也不敢到上级部门去求证。

  一名姓谭的司机对此分析说,运输一车煤的利润大概是500元左右,扣除100元左右的油费,再交300元的罚款,剩下的利润不到100元。谭某认为,如果检查站的目的是杜绝非法拉煤,就应该把罚款额度定为全部利润,但检查站执行的处罚额度,总是给非法拉煤车留下一点利润,给人的感觉是执法人员鼓励司机继续拉煤,继续交纳罚款。

  城区领导承认 联合执法队并无执法权

  令司机们感到奇怪的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检查站虽然还有人在登记过往车辆的号码,却不再拦车罚款。到了3月中旬,连续在该点执法两年多的检查站,突然没了执法人员的人影。司机们把这个变化理解为:这个检查站本来就是非法设立,出了事后不敢继续执法了。

  5月12日,记者来到三江口煤检站时,执法队已经在两个月前撤走,路边还留有一个执法亭和一个活动栏杆。知情人说,每次有运煤车经过时,执法人员就把活动栏杆推到路中央,要求车辆停车接受检查,收罚款后就让非法拉煤车通过。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向河池市国土资源局金城江区分局求证此事时,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确实有人参与了三江口检查站的执法行动,而执法队是直接对城区政府负责的。金城江区副区长农文广向记者坦承,联合执法队开展执法行动两年来,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按照严格的执法程序,城区的国土、工商等职能部门,仅为相应市局的分支机构,在未获得市局授权之前,对非法运煤行为是没有直接执法权的。正是因为存在这一“先天不足”,所以才由城区政府牵头,组成一个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非法开采和流通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整治。

  农文广解释说,根据属地负责原则,在城区辖区内出现

安全事故,板子会打在城区政府领导的头上。今年以来,该区已有5名干部因安全事故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农文广说:“没有执法权却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我们为了保护干部免受处罚,只能采取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农文广透露,三江口检查站的执法行动暂停后,他们已经准备报批新的执法方案,届时将会解决“正名”的问题。编辑:黄皓作者:梁贵 罗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