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破冰连夜攻心刑拘两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7:0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破冰连夜攻心刑拘两人
利剑出鞘,《黑洞银厂沟门票》经本报独家调查见报后,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在彭州公安局经侦大队连夜调查多名嫌疑人后,“假门票”事件的两名嫌疑人终于露出“马脚”。昨(17)日,嫌疑人牟邦贤、牟邦顺被刑事拘留。彭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涛表示,更深一步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非法所得18万他俩竟私分了

  昨日中午1时左右,彭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涛正准备带人前往银厂沟进行调查,“经过逐个排查、连夜调查,两个嫌疑人已经刑事拘留。”

  经侦大队出示的立案调查书写明:牟邦顺,31岁,龙门山镇九峰村11组人。牟邦贤,32岁,九峰村14组人。两人均为银厂沟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从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两人涉嫌制售假门票60本,共计6000张,并将非法所得的18万元人民币据为己有,私分。

  说起针对假门票的调查过程,陈涛说:“我们下的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一直想方设法搜集关键证据。”他告诉记者:“在整顿彭州市旅游景点时,市委领导对于银厂沟存在的问题有所察觉。早在今年3月份时,市委领导要求经侦大队进行前期调查,包括当时的售假票、逃票、私放人进去等问题。”调查进行得很艰难,“五一”期间,陈涛和民警也没有休息,多次进出景区。陈涛说,早报披露银厂沟假门票调查报道,“对案件侦破是很大的促进。”

  警方连夜攻心防线终于崩溃

  为了调查出“假门票”的主角,当时的售票人员很关键,于是经侦大队带回了4月18日、4月29日(记者分别前去调查的两天)当班的工作人员,分别进行调查,逐个排查后,最终将牟邦顺和牟邦贤“锁定”。

  陈涛告诉记者:调查从16日的中午开始,一直进行到昨日凌晨3点,当时没有更多的东西,只有分别谈话攻坚,最终,景区售票点工作人员牟邦顺、牟邦贤防线崩溃,承认了售卖假门票的事实,并向警方交代,4月18日,记者在场时,他们出售给成都某酒店员工的那40多张门票就是假门票。经侦大队立即对二人予以刑事拘留,“这样才能让案件更加深入下去,把这个事件查个水落石出。”

  陈涛透露:早在2004年,牟邦顺和牟邦贤就商量怎么“找钱”,最终“协商”出了搞“假门票”,一个找票,一个卖票。据介绍,牟邦贤是景区的“大哥”,当初招聘他到景区工作,也是想利用他的霸名,协助景区管理。

  从公安局出来手脚不停哆嗦

  据旅游局一名管理人员透露,前日下午,警方先将包括张文震、牟邦顺在内的7名工作人员带往

  公安局接受调查。当晚11时,随着调查的深入,5名工作人员先后离开。随后,警方又再次来到景区,将牟邦贤带回公安局。当时,牟邦贤已经回家,接到电话通知后开着自己的白色“奥拓”到景区售票点,当他看见3名警察要带他到公安局时,一言不发将车停在路边,然后上了警车。

  该管理人员说,凌晨3时左右,警方称暂时排除张文震与假门票一事有关系,可以暂时离开,但必须随传随到。从公安局出来,张文震已是脸色发白,手脚不停哆嗦。“听说自己暂时可以离开,张文震还表现得很惊讶,悄悄打听牟邦贤和牟邦顺的情况。”在该管理人员看来,案件如继续深入调查,将能挖出更大隐情。

  是否“冰山一角”有待警方调查

  在了解情况过程中,记者注意到,牟邦顺和牟邦贤虽然只是银厂沟景区的临时工,但两人却是“老员工”。作为银厂沟九峰村村民,一个工作8年,一个工作长达10年。

  这么多的假票出自何处?景点门票收入和观光人数之间明显的差距,管理人员竟一点没有察觉?是否有管理人员也涉及到“假票”事件中?如果是这样,牟两人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面对记者提出的种种疑问,陈涛表示:目前只是初步调查结果,是否有其他人参加,有待调查了解。关于假票制作地点与过程是怎样的,陈涛表示也有待进一步调查。

  门票黑洞·印象

  见人笑眯眯的两嫌疑人很和善

  牟邦贤、牟邦顺两人被警方刑拘,多名工作人员接受警方调查,经过昨日凌晨的一次大“洗牌”,银厂沟景区内将会是何种反应?被刑拘的两人在景区工作多年来,又是何种表现?昨日下午,带着疑问,记者再次驱车前往银厂沟。

  工作人员问一句答一句

  下午4时,银厂沟景区门口有些冷清,仅有3名工作人员在负责拦截进出车辆,景区内未见张文震的身影。一辆警车已经停在了景区管理处的门前。见记者到来,工作人员雷田顺脸色铁青,不愿多做言语。前日下午,负责检票的雷田顺也到彭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受了调查。“出这种事,你心情如何?”“能咋样?我没做过啥见不得人的事,警察也问过我了,我该干啥还干啥。”记者随后向雷打听有关牟邦顺、牟邦贤的情况,雷田顺称,牟姓二人是当地人,自己是彭县人,平时与二人接触较少,但感觉二人为人和善,“牟邦贤见人都笑眯眯的,比较好相处,看不出来有啥不对头的。”

  与记者谈话中,售票口的工作人员都是统一的态度:问一句答一句,回答完就闭口不言。

  两人妻子神情憔悴

  售票口加上旁边管理处,共有十几人,却有一种让人“心慌”的安静,只有人小声的耳语。这时,彭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陈涛队长带着一名妇女走出景区管理处,该妇女头发凌乱、神情憔悴。在她上警车离去后,一名工作人员低声告诉记者:这名妇女就是嫌疑人牟邦顺的妻子!

  “两个人的老婆都来了,她是牟邦贤的老婆。”这名工作人员指的“她”是站在一辆白色长安铃木车前,正试图开车门的长发女子。据了解,这辆编号为川AKN211的白色长安铃木车正是嫌疑人之一牟邦贤的“座驾”。片刻后,这名长发女子也坐上了一辆警车,向景区内驶去。

  门票黑洞·说法

  牟姓家族掌控景区农家乐

  对牟邦贤二人已被警方刑拘一事,景区内一位姓李的农家乐老板说,一早就有人把消息带回景区,但对于被拘留的具体原因,众人猜测跟“私自放游客”有关。而“假票”一事,李老板认为,如果单凭牟邦贤、牟邦顺两人就能在私放游客的同时,还偷天换日制售假票,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

  “牟邦贤还是很耿直的人。”李老板说,也许是本地人的原因,牟邦贤对景区内的农家乐很“关照”。前年,景区内一家开野味的农家乐,因客人无理取闹影响了生意。通知景区管理处后,牟邦贤立即带人前来妥善处理。后来,只要哪家农家乐有事,都会找牟邦贤出面解决。

  虽然牟善于处事,但李老板还是认为,旅游局将像牟这样的本地村民安排在景区门口工作“是十分错误的决策”。李老板说,牟邦顺家住距银厂沟几公里外的九峰村11组,而牟邦贤的家就在银厂沟景区内,他还在景区内开了一家名为“聚贤山庄”的农家乐。银厂沟所在的龙门山镇九峰村主要有四大姓氏的家族,而姓牟的人是村里最多的,换句话说,银厂沟内许多农家乐都是姓牟的人所开。“这几个家族的人在本地的势力很大,又有自家人在景区门口工作,在有巨大利润可图的时候,哪个能抵住诱惑?内外勾结起来吃票钱的事就很容易发生了。”

  门票黑洞·痛心

  “银厂沟之父”讲述12年前故事“银厂沟景区最初就是我设计规划的。”昨日,成都理工大学地貌学、自然与人文地理学的老教授刘兴诗,在众多关注银厂沟“假票”事件的市民中站了出来。

  建观瀑亭我曾多次考察

  73岁的刘兴诗讲,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成都着手成立第一批风景区,他被彭县县政府邀请作为景区规划设计的顾问。“作为设计者,银厂沟给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它是第一个。”刘激动地称:“啥子大龙潭、小龙潭、观瀑亭,这些小景点的名称都是我取的。”刘兴诗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初设计观瀑亭,他考察了好几次,最终敲定了建亭子的最佳位置,“亭子要建在刚好能感受到瀑布水气的地方,不能太远,也不能太靠近。游客站在亭子里,水气浸在脸上,才能渐入佳境。”

  外迁农民避免无序开发

  怀着对银厂沟的这种感情,此次报道的“假门票”事件以及其揭发的管理漏洞,无疑让刘感到痛心。“当初我就提出了一定要遵守两个原则,否则景区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刘兴诗摇摇头说。

  刘兴诗告诉记者:在1985年,自己完成银厂沟景区的规划后,彭州当局有人提出:让他自己任意在银厂沟景区里选中一片土地作为报酬。“风景区的地皮,那可是宝贝啊!”对方提出的这个“酬劳”让刘吓了一跳,气愤之后,他向当局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风景区的土地绝对不能“私人化”,随意的靠“关系”挪用;二是风景区的农民有必要外迁。“不外迁就要形成无序开发,景区的发展必然走下坡路。”

  不能外迁转为工作人员

  刘认为,如果景区内农户过多,景区内的管理将十分混杂,除了直接导致环保、违章建筑等表面问题,一些更为严重的侵占国家利益的事情就会发生。

  刘兴诗建议,银厂沟景区像九寨沟景区一样,实施一体化管理,“如果无法将农户外迁,就将农户全部转为景区的工作人员,不能让他们自行其事,否则管理起来就很艰难。”

  早报记者谭晓娟孙琪摄影华小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