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峡工程“逼”出外国核心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7:22 大众网-大众日报

  6年时间跨越30年技术差距!

  在一无装机经验,二无技术,三无制造能力的情况下,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水轮发电机组!

  国内制造企业成功实现从三峡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飞跃,不仅
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毫不逊色!

  这是“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的成绩单,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杆。

  难度最大订单最大——

  用工程筹码博取外国公司先进技术

  “成功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是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三峡工程的两个世界之最——“难度最大、订单最大”,为我国运用工程筹码,博取外国公司先进技术创造了可能。

  三峡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机组,特别是因防洪和排沙的需要,电站运行水头变幅巨大,既要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又要求较高效率,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难度超过世界上已有的任何大型机组,对国际上所有著名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厂商都具挑战。

  同时,总金额为7.4亿美元的三峡左岸14台水轮发电机组的一次性采购合同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采购项目,在全球水电行业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对跨国公司无疑很有吸引力:介入三峡电站建设,既能抢占新世纪巨型机组技术制高点,又能获取巨大商业利益。

  国务院为此审时度势地提出,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机组面向国际市场招标采购,通过国际招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制造企业水平。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中国三峡总公司成功引导外国制造厂商答应并承诺“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14台机组中的最后2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此外,还要求外方连同设计软件一并转让给中国企业。为督促其履行承诺,总公司将国内制造企业满意度作为支付技术转让费的前提条件,确保外方转让出所有核心技术。

  竞争催生创新动力——

  我国装备制造业呈整体崛起之势

  在确定国内技术受让和分包制造企业时,三峡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外方选择权,让其在备选企业中自由选择比较优秀的进行合作,同时在一些设备的技术转让中,规定外方要向中方两家企业转让技术,形成企业研发相互竞争的局面。

  国内企业为争取成为技术承接方,尽早消化吸收外方先进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增强了紧迫感,开始从过去被动等待国家计划到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

  在三峡左岸电站建设中,国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提高,快速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再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制造的最后两台机组成功安装并提前投产发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国产化率最高达到了85%。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哈电)、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电)自主开发出综合水力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峡右岸转轮,各自赢得自主研制三峡右岸4台机组的合同,顺利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如今,围绕三峡产业链,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已成整体崛起之势。大型水轮机制造领域东电、哈电南北齐头并进;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先后完成了三峡水轮机所用大型毛坯件的研制;太原重工集团自行研制了1200吨桥式起重机。

  群策群力凝聚合力——

  引进国外技术国内生根发芽

  三峡工程技术引进是国家调动产、学、研力量集体攻关、形成合力的结果。三峡工程的重大装备科研攻关连续列入5个“五年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开始,国家先后组织了哈电、东电、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电力部南京自动化院、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等单位开展科技攻关。这些科研攻关成果成为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三峡工程机电设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奠定了基础,也使后来与外国厂商谈判时有了充实的技术支持。

  哈电副总经理苗立杰告诉记者,我们起初要求外方转让三峡电站技术最核心部分——源程序时,遭到了拒绝,多次艰难谈判收效甚微。这时外方技术人员参观国内企业,了解到国内已具备了相当的水电研发实力和较高水平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能力后认为,中国企业如果自己组织力量建设三峡有可能很快赶上国外技术水平,至此才不情愿地答应我们的全面技术转让要求,以参与分享三峡市场。

  引进国外技术之后,为确保其在国内“生根发芽”,从政府部门到制造企业充分整合资源,迅速打造了承接三峡技术转移机遇的平台。在研发能力方面,国家连续安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引进项目,组织国内制造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三峡机组的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在制造能力方面,国家通过技改计划,投入近8亿元资金,支持哈电和东电技术改造。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17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