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田野上的“三级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7:29 光明网-光明日报

  

田野上的“三级跳”
“没有周宝生,就没有今天的官桥八组”。周宝生坚持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了一曲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新乐章。

  周宝生是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组长、湖北田野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总经理。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

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在村民小组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崛起成为一个集科
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2005年,官桥八组集体总资产达到8亿元,创产值4.35亿元,创利税4200万元,人均纯收入1.1万元。

  1979年,血气方刚的周宝生毅然辞掉了县化肥厂的“铁饭碗”,回到官桥八组当上了生产队长。

  正值中国改革的第一次浪潮从农村兴起。周宝生顶着巨大的压力,学安徽凤阳农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当年粮食产量就达到35万斤,比历史最高年份足足多出了10多万斤。八组群众率先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紧接着,他退耕还林,种上了1400亩杉树、250亩茶园。现在,数万立方米的林木积蓄已成为八组群众享用不尽的“绿色银行”。实现了八组经济发展的“一级跳”。

  1981年,周宝生带着一帮农民兄弟“洗脚上田”,在官桥镇上租了三间房子,放了三挂响鞭,开办了小卖部、熟食店和冰棒厂三个小店,一年下来,净赚7000元,第一次尝到了经商办企业的甜头。随后,敢为人先的周宝生又用“滚雪球”的办法,搭棚挖煤,开矿办厂,手挖肩扛,艰辛创业,先后办起了钉丝厂、砖瓦厂、铸造厂等10多个资源型企业。到90年代初,八组的集体账户上已积累了4000多万元,也积累了经商办企业的经验。周宝生实现了八组经济发展的“二级跳”。

  “泥腿子”盘高科技,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周宝生没有被迎面而来的风凉话吓退。80年代中期,他果断地关闭了当时还在赢利的一些企业,于1993年组建了“田野集团”,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这是周宝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大转变,实现八组经济“三级跳”的开始。

  1993年6月,国家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磁性材料专家、高级工程师刘业胜和他的同伴看中了八组这方宝地,更看中了周宝生的雄心壮志,砸了“铁饭碗”,带着技术加盟八组,成功创办了“长江合金厂”。八组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合金厂从设计、施工到投产,仅用了三个半月时间,生产出了过去国内不能生产的高性能永磁合金,并迅速占领了市场,当年盈利50万元。

  “成功给大奖,失败不责难”。有个厂做一项试验,首次实验失败,损失70多万元,负责技术的同志很内疚。周宝生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安慰他说:“你又不是神仙,搞科学试验难免有失败,失败了再来嘛!”科研人员深受感动,加倍努力工作,第二次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周宝生的人格魅力和公司的灵活机制,对优秀人才产生了磁吸效应,如今的高科技园区,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科技人才,其中高级职称人才26人,初步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集桥用钢缆索、高性能磁性材料、焊接材料、凿岩钎具和新特药品为一体的生产与科研基地。

  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周宝生大胆涉足教育领域,与

武汉大学合作,兴办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目前在校学生已达1万人。

  周宝生的“三级跳”,是充满智慧和开拓精神的“三级跳”,是从贫穷落后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的“三级跳”,更是开创美好未来的“三级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