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还有你们湖南老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7:53 潇湘晨报

  初见三峡坝区,已是黄昏时分,沉沉暮色中,工地上星星点点的灯光隐约可见,其间不时出现建设者的身影。在工地施工者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建设中的三峡右岸大坝。在那里,我们遇见了正在工作的两名湖南籍建设者。

  站在大坝下才知道渺小

  昨日下午7时30分,近9个小时颠簸之后,记者抵达三峡坝区,走过几个严密的关卡,期待中气势雄伟的三峡大坝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条如巨龙般的大坝静静地横跨江上。当我们走近大坝,天色已晚,并不能看清大坝全貌,借助大坝下工地的灯光,夜色勾勒出大坝雄壮伟岸的曲线,此刻我们站在大坝下,才感觉到什么是渺小。抬头,四处是桔黄色的灯光,绕着路,盘着山。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高压电线,整齐有序。大坝下,几台运输车正输送混凝土。一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武警热情地告诉我们,右岸大坝目前只剩下两个引水管和零星的土建工程没有完成。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全队战士连日来24小时坚守在工地上。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叫赵松,是武警水电二总队三峡工程指挥所八中队副中队长。

  “我已经来三峡4年了,一年只能回一次家。”“想家吗?”“谁说不想呢?”说到这,赵松有些腼腆,也许此时他已想起在家乡的某个人来。

  “这还有你们的老乡呢”

  当我们正转身离开时,一名武警战士叫住了我们:“这还有你们的湖南老乡呢!”回头一看,背后站着的一位个头不高的小伙子正朝我们微笑。“我是岳阳县的,叫李祥。”他的话不多,只告诉我们他19岁就来到三峡,至今已经6年了。他是工地驾驶员,每日开着载有混凝土的货车,反复来回于工地之间。

  “我和李祥一样,都是2000年从湖南来到三峡的。”这时,站在一旁的另一名战士有些迫不及待地打断了我们的交谈。原来,他也是湖南人。“我是常德的,叫康少伟。”见我们望着他,他丝毫没有觉得异样,大方地介绍起自己来。康少伟说:“刚到三峡时,我也和你们一样,觉得三峡好壮观。不过,在这里呆了6年,现在看来,三峡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家乡,看起来非常熟悉,当初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已经没有了。”

  隐约听见了胜利的欢呼

  说到再过3天,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就要完工,李祥和康少伟都显得十分平静。“为了这个工程,我们好多人都是背井离乡,但是没有一个人有半句怨言。”李祥指着身后挂在大坝上的一幅横幅说:“三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它建好了,对我们中国人有好处,湖南老乡也会受益的。”

  李祥的语气突然显得有些激动,顺着他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那幅横幅,上面赫然写着:“全体战士,团结拼搏,众志成城,大干50天。”

  此时,透过这斗志昂扬的红色标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不久之后,大坝全线竣工之时,所有施工战士们欢呼雀跃的身影……本报特派记者 肖 娟 徐海瑞 刘 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