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乌鲁木齐有个“坏孩子妈妈联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07:57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17日电】 20多个被学校和家长放弃的“坏孩子”,竟然自动承担起照顾一个流浪儿童的责任。这件事大大震撼了这些“坏孩子”的家长们。震撼之余,家长们开始反思:“坏孩子”真的很坏吗?

  “坏孩子”是如何变“坏”的?

  从上幼儿园开始,调皮、好动的小龙就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随着年龄增长,厌学、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网络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了小龙身上。

  小龙的妈妈程秋杰说:“老师每天都向我们‘告状’,说我们家孩子太调皮,不听话,已经是个坏孩子了。”班主任怕小龙影响别的孩子,就专门安排他一个人坐,小龙在班里越来越孤立。老师“请”家长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选择了转学,两次转学都未见效果。”程秋杰说,“从五年级开始,孩子开始明显地和老师对着干,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气愤的事情。有一次和同学打闹,他把同学的裤子扒了下来,还在教室的水桶里撒尿。我们就对孩子又打又骂,把他看成‘蹲监狱的坯子’。”

  “坏孩子”的爱心唤醒家长

  今年2月21日,新学期第一天,可小龙连续两个晚上没有回家。23日,家人等到了小龙的电话,程秋杰强压怒火,柔声叫他快点回家。孩子一回来就告诉妈妈,十几个和他一样的“坏孩子”在轮流照管一个流浪儿,这两天他“值班”,陪着那个孩子在一个地下室里住了两个晚上。

  半信半疑的程秋杰夫妇跟着小龙来到了流浪儿童彭小军(化名)的“窝儿”——一楼阳台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用土块和水泥围起来的空间。里面黑乎乎的,地上铺着一床破被子,蜡烛、试卷、铅笔和几个饮料瓶散放四周。

  彭小军已经在外流浪了半年多了。社区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坏孩子”们收留了他,还给他找了这个住处,并轮流带食物给他吃。为防止他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被坏人教唆,大家轮流陪他过夜,还找来用过的课本和试卷给彭小军“上课”。

  平时常同小龙一起玩的“坏孩子”们,最大的也只有15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上学了,为了找到钱养彭小军,他们还去打零工。

  妈妈们终于抓住断掉的“风筝线”

  想到有许多妈妈正经历与“坏孩子”无法沟通的痛苦,程秋杰决定成立一个民间组织,帮助家长减轻负担,使更多的“坏孩子”健康成长。

  程秋杰的想法得到了20多位“坏孩子”妈妈的支持。今年3月,这些妈妈们成立了“心康少儿兴趣研究开发中心”,并在民政厅等政府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她们称自己的组织为“坏孩子妈妈联盟”。

  “联盟”的妈妈们抛开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代之以尊重孩子天性为前提,教孩子善良地做人,培养、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联盟”的一位妈妈说:“以前孩子是断线的风筝,现在,我抓到线了。”(编辑

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